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石头夜访纪天弘先生

文字:天弘骑士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1-02 点击数: 分享至:

   
  夜。纪天弘,市里小有名气的记者,刚洗完澡,正欲铺床睡觉,忽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从墙上挂着的夹克外套口袋里传出来的。天弘刚欲前去查看,不知道什么东西猛然跳出来,晃荡一声掉在地上。
  “嗨,你好啊。”一个小人似的东西从地上站起来,边说边用手揉着他的腰,似乎刚刚摔得很疼。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奇怪,既像一个小孩,又像一个老年人,给人感觉好像那个老顽童周伯通。
  看着纪天弘嘴巴张得大大而且一脸惊愕的样子,小东西说:“谢谢你把我从路边捡回来。”天弘刚开始一怔,突然想到今天外出采访的时候,在路边发现了一块白色的人形的石头,觉得挺好看的,就把它带了回来。没想到……
  小东西似乎看破了天弘的想法,说:“不要觉得惊讶,我就是你捡回来的那块石头啊。”
  看着天弘仍是一脸惊讶的样子,小东西继续说,“有什么好奇怪的,没有见过石头精灵吗。?”
  看着天弘依然保持惊讶沉默,小东西说:“我来到这个世界好多年了,也到过好多不同的地方,和许多不同的石头相处,也见识了许多不同的人。我猜想你是个记者,平时一定要和许多人打交道,而且从你房间摆放的各式各样的石头可以看出你是收藏石头的爱好者。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石头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今天相遇,也算是缘分一场,我倒是可以告诉你一些这些方面的事,呵,权当是你作为记者第一次采访一颗石头吧。”
  天弘此时渐渐由惊讶变为好奇,他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小东西,问道:“你真是石头精灵?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一样的东西。”
  小东西笑了笑,说:“如假包换。”
  小东西说:“首先,石头和人有相同的祖先。”
  天弘说:“等等,相同的祖先?石头也是进化来的?”
  小东西说:“呵,或许现代的科学不这样认为。在东方,你们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在西方,也有石头化人的神话。但石头和泥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会相互转化。因而人类和石头属同源”
  “还有,你可以想一下东方的历史神话,《封神演义》中的石机娘娘,《西游记》中从石头蹦出来的孙猴子,都是石头的产物。至于你们奉为文学巅峰的《红楼梦》,里面的主角贾宝玉,也是由玉石化成的。记得曹雪芹《题自画石》,‘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由此可见,石头和人类的关系亲密的很呐!”
  天弘说:“但是石头先生,你讲的都是神话或者文学上的东西,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不相信这些。”
  小东西说;“你以为神话真的是不存在的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今天也不可能出现在你的面前啊。我也知道你们很多人不相信神话。但现在很多现象科学还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你可以不拿这些当做神话,只要把它们当成那些无法解释的部分就好了。”
  看着天弘若有所思的样子,小东西继续说:“既然你不相信这些‘形’上的东西,我就给你讲讲‘神’的东西吧……”
  未等小东西说完,天弘说:“我记得我年轻时看过一篇叫《雕刻心中的天使》的文章。里面说其实每一块石头都藏着一个生命的形体,雕刻家只需要把那些多余的部分去掉就可以了。”
  小东西说:“从雕刻家角度来说,似乎确实是这样。但从石头的本身来说,却非如此。一块好的石头,里面其实藏着不止一个生命的形体,而是任意一个生命形体。雕刻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将其雕刻成任何东西。这好像一块好铁,可以被铸造成各种各样的器具,而不局限于造成刀或者剑。当然,这样的石头是比较难找的。另外,只能雕刻成一样东西的石头也不能被认为是一块不好的石头。毕竟某些石头还是不能成为任意雕塑的材料。”
  天弘说:“假如从人的角度,就是说,一个优秀的人是适合各种教育环境的,在不同的场合上就能担当不同的角色。但某些人,由于某些原因,只能成为一方面的人才,单就这点来说,也是好的。”
  小东西笑说:“看来我们开始有共同的语言了,我记得你们人类有一首歌:‘恨你时/你是绊脚石/爱你时/你是垫脚石/最具个性的你/从未说一句软弱的话/常常是坚硬得被人利用/无论你以何种姿态出现/鸡蛋总是碰不过你/你再怎样粗砺/磨刀还是靠你/铺路还是要你/你作为矿石/你就有金玉的价值和美丽/你就有钢铁的作用和意志/人类建设离不开你/物质建材取源于你/难道你还怕被抛弃’”
  “呵呵,这首歌大概就概括我这一生,我引用这首歌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我们石头的作用之大,其实你们人类也是多才多艺嘛,完全可以努力成为一块好的“石头”,一块好铁。比如你们中国说的“文武双全”。或者像是西方文艺复兴时如达芬奇一样的人物。虽然成为这样的人是有难度的,但是要努力,争取做到。”
  接着说,”听你提到雕刻的事,我想你在学校的时候,应该学过《古代英雄石像》这篇课文吧,是讲骄傲的石像每日称赞自己,引起底座碎石的不满,最后被推倒摔破的事。”
  天弘说:“当然记得,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告诉我们做人不能骄傲。”
  小东西说:“呵呵,看来你的记忆力蛮好的,但那篇文章,真正的哲理在于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都有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底座也好,石像也罢,都是一种位置,从本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某些人偏偏忽视自己的位置,或者认为自己了不起,结果就落得和石像一样的下场。在这一方面,假如你想的深刻一些,你还可以想到战争,比如‘一将功成万骨枯’;想到政治统治,比如你们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唐太宗经常说的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弘说:“哈哈,但是很多人骂人的时候,也把人比作石头啊,比如说,当一个人很顽固很死板的时候,就会被人骂做----“你这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看着天弘嬉皮笑脸的样子,小东西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啊,可惜……”
  天弘不解。
  “硬是我们石头的本性,这也是我们石头能够支撑大山的条件之一,你有没有看过那些大山。“大山不辞土石,故成其大。”其实更重要的是,每一座大山能够发育得这么高,都是因为由我们石头在支撑,我们或者紧紧挨在一起,或者结成一体,作为山的脊骨,这样的山才有可能发育的更高。所以硬是我们的属性。致于臭,那是因为我们被扔入茅厕的缘故——不入茅厕,我们怎么会臭呢?这是环境的影响,而且我们往往是被动的,是不能选择的。但你们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环境。有些人却自甘堕落,接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更加严重的是,我们石头,假如能够离开茅厕,经过一番简单的洗涤,就完全不臭了。但你们人类,在某种环境下一旦形成某种性格,就很难改变了,你们不是有一句话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啊!
  听了这番话,天弘觉得有点羞愧了。
  “还有一些,我继续和你说吧,就是人类的记忆不好,但是石头不同。你们有个诗人说“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石头比尸首烂得更早。”那是屁话,谁都知道石头的持久性,哪有可能比尸首烂得更早。你们大部分人在爱情中,拉着情人的手山盟海誓,说什么我对你的情直到“海枯石烂”,可惜石头一点也没有风化的时候,你们的誓言早已无影无踪。但当然,有些感情是很持久的,譬如你们古代诗人王建《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不过这也是当然的,因为动物遗体,当然包括你们人类,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终究是化成石头的……”
  “好啦,小伙子,今天我和你聊了很多了。我也差不多要离开了。”说完,小东西一蹦一跳,在虚掩的门留下的一道缝隙间出去,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空留下纪天弘呆在房间,呆呆地想着。

后记:

  这些天,因为重读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读到《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为先生的才思折服,同时深喜这篇文章,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模仿那篇文章写成此文,讲一块石头拟人化,阐述对人的教育环境性格爱情等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