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早听说过她的名字,以为是跟张爱玲和三毛差不多的女作家,所以并不怎么上心。不是对张爱铃的上海忧结有偏见,更不敢对三毛这位奇女子有所不恭。她们两个都是我一直喜欢且膜拜的作家。写有灵性的东西,不矫揉造作,不楚楚怜人,无尽的苍凉,无边的愁思。
我对亦舒一丁点也不了解,真的,却是不可救药的爱上,那种只属于亦舒的文字,就好像没有任何理由就喜欢上中国文字的那种特别。曾一度以为我也许遇不上能直抵心坎的文字。可惜,我又错了。
或许,有些东西就如此的不可思议。就好像三毛与撒哈拉沙漠的情缘。没有任何为什么好说的。并非神马都是浮云。
亦舒的笔触,简直无言以对。句句都是历尽劫数,有种看透沧海桑田的感觉。还是喜欢得一塌糊涂。也许经历的太少太少,没有勇气去面对转眼即逝的一切。
亦舒在《喜宝》中不断地提到:我希望得到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的话,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可以的,还是没有的话,至少我还有健康,我并不是贫乏的。每次触及这些看似平静却包含无比忧伤的话语,我总陷入忧伤之中,不属于那种看得很开的女孩。因为有许多弄不明白的事。
直至高三那年大病,我忽然觉得全世界对于我而言,也不过如此。尽管经历的依然很少,可我开始学会用一颗平静的心去慢慢面对周围的一切。
亦舒曾说:我的理想生活是,天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做什么,不负什么责任,同我爱的,以及爱我的人,一起坐着说话,笑着看日落。这也何尝不是我的理想生活呢?
我经常会在一些介绍自己的场合上,毫无忌惮地扬言,我的这辈子奋斗目标就是,吃得饱,睡得饱,同时,吃得好,睡的也好。尽管总会引起一阵骚动,可仍觉得,那是人生的最纯境界。
我不知亦舒人生究竟经历了多少,听闻了多少。没有看介绍的习惯,有种翻人家底的罪恶感。一不小心就遇上了,也是一种缘分。
她还认为,没有任何事,任何人会重要到需要你过了半夜12点还苦想不睡,半夜三点半所想的事与清晨八时所想的事不一样。多么可爱的一个女子,真喜欢上她了。我以前就是属于那种常爱胡思乱想的小孩,许多芝麻大的事,都会纠结很久很久,常常三更半夜爬起来嚎啕大哭。其实,她说得对,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想得开放得开,水清无鱼,人清无徒。
人生短短几十年,哪有那么多的郁闷呢?一个人在一生内做好一件事已经足以自豪,得陇望蜀诚属不智。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先娱己,后娱人。现在,我连收拾自己心情的时间都得挤出来,难道不是一种可悲吗?
偶遇亦舒。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