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留守在消逝中

文字:申晴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14 点击数: 分享至:


  圆明园,昔日大清王朝的盛世,如今无法复制的辉煌,她的陨落,是我中华民族不可估量的损失,是英法两国心底不敢触及的悔愧。
  北京,昔日苍凉历史的见证,如今世人聚焦的新星,她的传统的消逝,文化的流失,将是我炎黄子孙无法弥补的遗憾,是华夏儿女不肯释怀的哀伤。
  “京城胡同拍记队”,这个穿行在北京“血管”中的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用他们不辞辛劳的奔波和不遗余力的呐喊,将北京文化的印记定格在一张张清晰却又迷蒙的照片上。遗失石鱼的重新发现,不仅在北京叫响了他们的名字,更是传承了他们的精神。
  在一个古老城市被现代化冲击得摇摇欲坠的现实中,在一个面临着民族传统的丢失大声疾呼却鲜有作为的社会中,在一个盛装迎奥运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国家中,“拍记队”保护文化古迹所做的努力显得异常珍贵,这种珍贵不仅体现在所挽救的古迹的无形价值上,更充溢在他们努力的一举一动中。当人们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历史遗产的流失时,“拍记队”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承担起民族的责任。我们真的应该感到庆幸,还有“拍记队”的存在来提醒我们挽救历史的文物;我们也真的应该自省,本应自明的义务为何需要他人的提示。
  有人把他们比作向日葵,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在城市的变迁和发展中,挽救着随砖瓦建筑一同逝去的历史留下的有形印迹。我相信,“拍记队”的行动将感染更多的人投身文化保护,传承中华文明。
  我希望人们能记住有这么一群人——走过一个年代,纪念一座古城; 我希望人们能拥有这样一颗心——追溯一段历史,传承一种文明。
  我相信,灿烂勇敢的向日葵终有一天会开遍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