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听到不少评论认为广外走出去的学生长远潜力不足。刚踏入社会的他们,能够非常顺畅地实现与社会的接轨,在事业前期似乎相当通明。但越到后来,就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于是国际政坛、各大商界都很少活跃着广外学子的身影。
我认为这与学校本身的专业性质不无关系。
学校许多课程以及专业都是如今的“热门专业”,例如小语种、国际贸易、商务英语……这些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都是社会在这一发展阶段所迫切需要的“及时劳动力”。他们具备最基本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满足市场阶段性的需要。所以就业对于他们来说不会太难,适应单位的基本需求也不会成为桎梏。
但我认为他们只能算是“底层知识贡献者”。当一个企业或是社会过了它的“幼年时代”,需要往纵向深入发展的时候,这类人或许就会退居二线,或者说并无太多的攀升机会。因为深入发展需要的是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思维能够迸射火花的人才,词汇和记忆的力量不足以支撑。为什么很多中大学生比广外学生在相当多的领域走的更远?中大学生的语言可能不一定有广外学生的精专,但是他们在拥有语言技能之余摄入了更多的精神和知识。各色各科的讲座,各种学生团体的长期盛行(长期热情显得很重要)等等。相比之下,广外学生是不是过于专注于书本,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呢?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来说很重要,它是思想得以表达的载体,但只是一种途径而非终极目的。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成熟的洞察,语言只会成为行尸走肉。旧时李清照虽为闺中女子,满腹诗书却也落得个流芳千古,现今纯语言若是落得这般“闺密”,恐怕就没李清照这种运气了。
我没有痛斥广外学生是没有思想内涵的啃书虫。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分析,整体气质是浮躁的。根因我亦归结为想得到的东西——太多。
对于外向型大学来说,学生们自然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很敏感,时常接触或了解各色自己领域的牛人和名角,多多少少便会以其为偶像目标,将自己朝着那个方向塑造。但随之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出现许多“自己想成为的人”,于是陷入一种“自我理想化”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就是会把自己的生活用无止境的各种活动和内容填满,让自己感觉貌似是在成长和锻炼。长此以往,浮躁了内心。
很多优秀的人能同时把堆积如山的各种任务处理好,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95%的人需要的是专注,98%的工作需要的是精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那5%,但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并不具备这条件的时候,那是不是可以不要这么固执地走这条死胡同?虚荣心的影响,也有本性中执着的冲动,让太多年轻的生命消耗于浮华,让太多本可宁静的心充满不应有的喧嚣。
广外学生不缺自信,都认为自己是学外语的,身怀绝技,能别人之所不能,少的是一份谦逊和踏实。每个人都有很远大的抱负,但很多人甚至连自己的路都没想好如何架设,如何走。每天那些朝九晚五忙碌的身影,疲惫的步伐,或许对某些人来说的确有所收获,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成绩的下降和专业素养的不够精专为代价的。
广外学生后劲可以很足,只要摈弃那一份浮躁,多一份对各类知识的渴求,并辅之以语言的掌握和优秀的沟通能力。短的不是潜力,是踏实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