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书评)人·国·利维坦

文字:唐志行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5-28 点击数: 分享至:

  希腊悲剧中,英雄喋血后手握着血迹斑斑的长矛,以天神的姿态俯仰俗世。然而命运的齿轮始终在运转,结局总是免不了悲戚与哀歌。“国家”恰似成长中的英雄,尚存理智时则耍弄阴谋阳谋,以雄辩之口才拉拢周遭之臣民,以温润之姿态结交八方朋友。被感情左右时则喷薄出狂热之血,感染并吞噬着周遭的土地,为达目的而四面纳降。而所谓大国,有才财,有力利,更似英雄中的猛兽,欲望极度膨胀,以荡平天下作诸般借口,将于己有利之地皆视为己之领土。
  霍布斯描述的国家正是一只富有悲剧色彩的超人性的利维坦。利维坦为人所生养,而人类在摆布它的同时,又想把它束缚在牢笼内。或许现时的国家沉静自然,然则其内心那乖张暴戾的种子早已悄然发芽。利维坦具有超卓的自利主义思想,并将人类这一生存本能发挥到了极致。然而非自傲之人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触角伸得越远,本身越趋脆弱。因此这里似乎产生了一个悖论,专制性的国家扩张性反而越弱,民主性的国家扩张性反而越强;专制大国的管理焦点趋向于内部,外部环境相对恶劣;民主大国的争论焦点则在于海外霸权,内部分离趋向相对明显。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国家作为利维坦依然有其外展性的渴望,专制国因其内部权力稳固而对外引申,民主国因其外部势力过分分散而相对收缩,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势力范围都有高于当前的倾向。所以这不单单是一个人类所关于“人”所制约性的管理所造成的纷争了,实质上这已经超出了人所能控制的范畴,因国家具有“超人性”的特质,即完全的利益追逐。
  因此,无条件爱国将被视为一种非理性的思索。人之理性,即人知其何以为人及何以非人。人并非完全自私的动物,也并非完全无私的动物。而“国家”这一契约产物因其诞生之初对人类所做出的保障及因之产生的权力,能成长到要求人以无私之心为其做自私之事,何其不可思议。蚁群的领袖始终在深处发令,工兵的行动才构筑帝国,人非蚁兽,都享有独立思考,自我决断的权利,否则即便帝国再大,倾覆也只是一时。国家不能作为偶像物崇拜,浅显喻之,国家的职能仅仅当限于“奶妈”和“保镖”。推之于民族,安德森所谓“想象的共同体”,因其想象而造成的纽带,却成为了天然的同态自觉,而不曾假想民族本质上是心理和政治建构的。那么,人以爱国、爱民族为高尚的标杆得意推翻,则人何以高尚?我以为,人以追求自由之权利,追求学理之进步,追求个性之独立,追求广泛地爱人为高尚。我爱这土地,但我享有理性精神所赋予之自由。
  若利维坦作茧自缚,人类也将同样被缚。希腊智者塔列斯在德尔斐刻印的一句话依然振聋发聩——
  “人啊!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