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书评)“游于艺”背后的文化使然

文字:大雁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9-28 点击数: 分享至:

  高中时期,流浪,这个念头在每一个温柔的夜晚来临的时候经常出现在脑海中,当然,这时候梦想着的流浪与叛逆挂上等号。可是,我总是没有勇气走出学校的围栏,三毛的文章,在这个时候便成为了我唯一释放学习压力的途径。跟着她的步伐,我看到了流浪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流浪的痕迹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和《哭泣的骆驼》,这两集小说中地理,人文,风俗等的描写呈现给读者的是另一样陌生人群的乖张意趣。比如,加纳利群岛上“治疗师”用巫术治病的情形,治疗发烧的草药,治不孕的巫师等等,这些奇怪的当地风俗在三毛的笔下变得有趣而耐人寻味;《芳邻》中那些肮脏邋遢的沙哈拉威人,看完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真还有人是用手吃饭的;娃娃新娘里面的姑卡,整个撒哈拉沙漠中对待女性的原始风俗是如此的野蛮……远离我们祖国千山万水的地方上演的人和事,经过三毛文字的润色,轻快而明朗,其中还夹杂着对人本性的质问。随着三毛的步伐,参与另一个世界里活动的游戏规则,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情。
  三毛的人生是一场游戏,写出来的东西便是由立体游戏转译为平面文字的过程,“游于艺”的态度反映在作品中竟是兼具异域风情的流浪笔记。

可贵的亲情
  即使是远在他乡,三毛每次写到其双亲时,她的笔锋总是温和,甜润起来,字里行间可见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这种微妙的感觉是独特且真实存在的。作品中对于父母的亲情的描写,以《背影》,《不死鸟》这两篇文章最具代表性。《背影》中多次近景特写其双亲佝偻,僵硬,颓缩的背影,画面上直接冲击读者视觉神经。《不死鸟》中父母的爱平复三毛丧夫之痛的描写等等,这样关于父母亲情的剖析刻画,文字直白,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毫无瑕疵的纯粹的亲情。
  丧夫之痛,死亡成为一个永远禁锢三毛灵魂的金箍棒,自此,在她的作品中,再也听不到欢乐和幽默,看不到流浪的率性。死亡让三毛不敢面对自己和现实,因而,荷西逝世后的三毛,写出来的东西更倾向于歇斯底里的呐喊以及饱受精神创伤的痛苦,这样的文字是灰色的,沉重的。把父母的爱当作生活继续的全部,来包裹着自己不安的灵魂,三毛,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静静看书写字回信,这是一个饱受创伤,自恬伤口的孤独的“不死鸟”。 

追捧背后的文化使然
  三毛的文章只能是在特定的时代引起特定的追捧。或许在作者本身并没有刻意去追逐文章的延长性以及深刻性,然而,流浪是三毛作品浓缩下来最为精华的意象。
  三毛作品传进大陆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这一时期人们普遍迷茫,加上文化思想控制较为放松,大众文化开始崭露头角。三毛作品中流浪的率性,吸引在文革中被压抑成长的年轻一代。九十年代开始,人们从僵化中摸索走出来,文艺、科技全面发展,大众文化成为追捧,更擅长于以轻松快乐的方式确立自己与当代社会秩序和体制的关系。这个时期,三毛的作品,清新,率真,纯粹,美好,犹如一股新风,缓缓叙述流浪的咸甜酸辣,宽圆粗细。专注于个体生活的美好,寻找未知的惊奇,符合了这个时代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等价值欣赏的韵味。
  三毛作品热捧的背后,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因素:对根的向往。流浪的痕迹遍布全世界,然而土生土长的地方才是最为亲切的,安然的归宿。鉴于政治地域关系敏感的影响,三毛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喜欢远远超过国人所能想象的程度。《橄榄树》中故乡,便是一种寻根的姿态,这与同一时代大陆的寻根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台湾文坛从五十年代开始便弥漫着“孤儿”气息的悲戚与无奈,后来现代文学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一度盖过此种忧愁,然而,“孤儿”气息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发展到三毛便是一种寻根的姿态。三毛的文章,平淡如水的文字下蕴含着能量巨大的文化之根,代表着追溯根源,回归本原的姿态。这一点也是三毛作品广泛流传的原因。
  看到流浪,便可理解三毛的率性。流浪中所上演的人与事,成为三毛作品中的精华。她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人,今天看来依然平淡而不失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