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见诸于各大报纸头条,在微博论坛上引起热议的新闻,莫过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佛山小悦悦的事件。前几天,小女孩走了,她稚嫩身体离开的背后,是父母撕心裂肺的呼唤,各界热心人士的深切追悼,一个两岁大的小天使夭折在这个冷暖不清的人间。
在小悦悦离去的那一天,腾讯新闻的标题是:但愿天堂没有车来车往。我觉得这个愿望比憧憬天堂本身还要虚妄。地面的士起步价在上调,又怎么能奢望天上人间没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只愿上帝硬性规定人车于彼此透明,可以人车相撞却如鱼入水,相安无事,车人殊途。而那里的人们在争吵时都打不到憎恨的人,只有在带着美好的情感相拥时能触及彼此。
小悦悦走了,但由这个两岁孩童引起的中国路人精神大讨论,余音袅袅。
有愤慨说,谴责“冷漠”的十八路人,走过路过,无意或刻意,没有一个原意为一个年幼垂危的生命停驻过;有宽容说,设身处地为十八颗良心辩解:毕竟,我们身处一个国情不明的国度,你伸出援手,不知下一秒握住你的是家属感恩的大手,还是被误解为行凶者迎接你警察叔叔青筋暴突的大手,而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有超脱说,在为路人的“冷漠”以及“爱莫能助”开脱后,也提出为人父母的职责,多点关爱孩子……
在质疑自己会不会成为那可悲的十八分之一的同时,我想起了发生在今年暑假的一件事。
暑假爸妈上来广州,当然不会错过游人如织的北京路步行街。早上在北京路口打转那会儿,我们看到不远处的一间餐厅走出来一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就在他下楼梯时,拐杖一个打滑,老人就顺势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整个人倒在地上,天灵盖直冒血,我在十米开外看着这一切,第一次知道鲜血可以像喷泉一样汩汩外流。
很多个日子后回忆起那个清晨,像一出黑白电影,街上所有的一切都停了下来,所有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只有老人低弱的呻吟以及汩汩外流的血,在稀薄的空气里流动。清晨薄雾萦绕的北京路口,一切布景都摆好了,等着人类灵魂审判的一刻也被拉开帷幕了。
我第一个反应是看离老人最近的路人有没有反应,发现大家也在用类似于我的眼神在众里寻他千百度。我接着转向爸妈,这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得以体现了。看惯了南方都市报大街小巷新闻的爸爸阅历丰富地说了一句:静观其变。最后我想到了可爱的警察叔叔,那个在我们小时候的歌谣里一直收钱收不停的叔叔,当我带着求助的眼神转向远远站着的“身着制服”的保安叔叔时,叔叔淡定地转过身去,看看地上有没有一毛钱,有没有红领巾之类的一蹦一跳过来双手一捧:叔叔,给~
人命关天,顾不上国情丰俭,我和爸妈就冲上去了,发现有一对中年夫妇已经先我们一步把老人扶起来了。接下来,我们掏出书包里的OK贴,纸巾,不断地给老人擦拭自光秃秃的头顶流下来的血,原来老人只是旧伤口开裂了。在我们给他止血的过程中老人一边淡定说着没事没事一边说着谢谢。在手忙脚乱的三分钟后,老人就在我们惊愕的目光中止住了天灵盖流出的血,向我们转头微笑道谢,拄着拐杖,一步步消逝在晨光里。
在机械大步流星发展的时代,我们也悲哀地发现:人之初,性本善,一些美好的道德也在弃我们而去,渐行渐远。
对于曾经的人类,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豪情,对于那个遥远的下午,我们的祖先站在一起,说着高山流水,叹着人心不古的美好的午后,我们只能深切怀念,哀悼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和伤逝的灵魂。
这本不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为我们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人心一片败坏,始终没有由此出现伟大的足以彪炳史册的思想家,劝恶扬善,坐以论道。我们经常在主流媒体上看到无数个意欲跳楼者因为围观者的一句怂恿:我们仰到脖子都酸掉了,你赶快跳啊……挣脱了亲人的手,选择纵身一跳,放弃了这个世界,不,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现代城市的楼阁在往高处盖,房价在往琼楼玉宇飚,我们的道德却出现危楼。在道德危楼面前,你跳还是不跳?我不知道,反正You jump,I watch you jump!
一切铺好和尚未铺好的道路,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死亡,都为地上的人们而设。一切尚未开始的旅程以及一切已然结束的旅程,都需要我们去开启以及尘封的勇气,并无惮于前行。
一个幼稚的生命正在逝去,留给这个社会的思考还长远
昨天黄历上写着:辛卯年戊戍月壬子日24日2时30分,霜降。最近的新闻都是关于救人。媒体试图在这个萧杀的季节挽留住人心尚存的温暖,所以我们看到一人受难,街坊集体出力营救,路人不再冷漠诸如此类的新闻……
气温在降,远不及人心回暖慰人心怀。春天的花开尚远,但愿我们不会走得太远。
最后附送一首昨天看到的一首诗,不论平仄,不论斟酌,期间感情,确让人潸然。作者灵感来源于最近发生在珠江边一个退伍士兵跳江救人,不幸与落水者双双遇难的报道。
忆珠江魂
秋凉阶如水,木棉花又红。
珠江水滔滔,英魂花城恸。
逝者去无踪,生人哭无泪。
惊闻夫变故,妻女连夜赴。
窗外华灯上,动车慢如蚁。
思人泪连襟,轻声独叹息。
物是人已非,谁怜孤母泣。
愿驰大鹏鸟,生死莫分离。
掩面窥幼女,嬉闹当如初。
忽问父何在,默默泪已干。
滚滚珠江水,长忆珠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