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不经意间打开尘封的照片,看到了父亲那慈祥、憨厚的样子,瞬间,思绪像被石子划破的水面,久久地荡漾着,不能平静。那些记忆的脚印,在我脑海里慢慢变得清晰!
那田那牛那犁
在那片绿绿的田野上,风儿轻轻地吹拂,鸟儿愉悦地翱翔,而陪伴父亲的是那年迈的黄牛,那破旧的铁犁。虽是田园生活,却少了陶渊明田园诗中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只有父亲一只手攥着牵牛绳,另一只手抓着犁柄,重演《刘三姐》中所描述的“牛在前来人在后”的情景。父亲用那双粗糙的手,那架破旧的犁,在贫瘠的土地上为我们一家人开拓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父亲曾经说过:“我这一代太穷,读书再有天份也供不起那2块钱的学费。种田的命运我改变不了,但我可以耕种自己的黄土梦!”如果说现实是山,梦想是海的话,那么种田人所能做的,就是凭借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去寻找心中的那一片海。
锄头烟斗单车
清晨,父亲那锋利的锄头又越过头顶,开垦着另一块土地。苦涩的汗水,早已浸透了他褴褛的衣衫。《锄禾》中的诗句“粒粒皆辛苦”在种田人看来并不假,一粒米一把汗。每一次丰收都是种田人辛劳耕耘的回报,每一首丰收的歌,都是种田人汗与泪的歌。
烟斗是竹竿的部分,也是父亲生活的部分。火辣的田地上,青烟又在父亲的身旁萦绕。父亲用那泛黄的烟斗消磨这个苦难的岁月,却点亮我的双眼,点燃我的骨头。种田人很苦,但种田人天生有骨气,再苦再累,抵不过种田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傲气。
傍晚,破烂的单车在大地上驰骋,那里有着父亲单薄的身影。当城里人都开着疾驰的小汽车时,父亲却没有怨气,也许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渐渐地,那单车那人影,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稻田的上空出现了一闪一闪的星星。星星是米,种田人的汗水也是米。
泛黄的解放鞋
父亲一生节俭。在我记忆深处,最能勾起我对父亲朴素印像的东西,是父亲那双穿了很多年的解放鞋。颜色由最初的翠绿变成暗黄的解放鞋,陪着父亲踏过千里路,伴着父亲追寻黄土地的梦想。他为了整个家,不辞劳苦,无私奉献。
两年前,父亲穿着那双解放鞋,踏在了省城的大地上。这是父亲最远的旅程,也是父亲生命终结的征兆。城里人西装革履,而父亲穿着那双泛黄的解放鞋,走进中山医院,从此跌进了病魔掌控的世界。解放鞋见证了父亲不辞辛劳的岁月,见证了他作为一个种田人的俭朴。
岁月就这样,岁岁年年,不会为谁而停驻。去年春节,当人们都在欢度佳节时,父亲却悄悄地,迈过了天堂的门槛,没来得及看我毕业,没来得及看我成长。父亲以岁月为笔,在生命的画布上,描绘出一位种田人最让人魂牵梦萦的水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