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中秋之夜,千灯湖畔

文字:余弦梵音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11-15 点击数: 分享至:

  中秋之夜,月下花前。品月饼,赏明月高悬,家人团圆,深夜畅谈,笑声连连……这也许是中秋佳节千年不变的旋律。
  然而,今年的中秋,有点遗憾我们全家人并不能团聚在一起,重复那岁岁年年的故事。由于种种原因,今年的中秋节,我留在了佛山陪妈妈和弟弟,而爸爸则回到了乡下。那里有爷爷、奶奶和妹妹。就是这个中秋的夜晚,彻底的模糊了我对母亲二字的看法。
  现在还清晰的记得,中秋那天,妈妈休假。晚饭过后,也许是妈妈看出了我的蠢蠢欲动,于是她首先开口说了:“今晚我们过个不一样的中秋节——我带你到千灯湖走走。”这话说完的那一刻,我不禁愣住了。对于妈妈常年外出打工,一年难见两三回的我来说,妈妈此刻的话不禁让我顿生敬佩感。是什么让她对我这样的了解?原来,再平凡的人,一旦带上“母亲”的头衔,对于儿女的想法就会变得比诸葛亮还神机妙算。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母女连心,心有灵犀?
  是的,像中秋那晚和妈妈手拉手逛街的情景,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记忆。一路上听着妈妈向我倾诉这么久以来埋藏在心底的话:工作的苦与辛,弟弟的叛逆、不争气,对家里的牵挂……总之,那天晚上听着妈妈像跟朋友倾诉般地对我说了很多话,我突然发现,那个平时怕我厌烦,怕打扰我学习而不跟我多说话的妈妈,一直都缺少一个倾诉的对象。我真的很难想象这么多年来,她是怎么把一肚子的苦水往心里咽的。那一刻的我才明白,原来,虽然“母亲”二字赋予妈妈如山般的巍峨,但正如超人脱下铠甲也还是常人一个那样,母亲并不等于坚强到可以忍受所有的孤独与沉默。回首十多年的读书生涯,记忆中不曾有过母亲的倾诉,而我一直都忘了给妈妈留一双倾听的耳朵。那一刻,我仅能做的,就是借着黑暗,在昏暗的灯光下逃避着眼眶的湿润。
  我记得自己拉着妈妈,把千灯湖走了个遍,途中还买了两串棉花糖。看着妈妈拿着大大的棉花糖像小孩一样吃着,我就忍不住拿出了手机,把这特别的一幕定格住了。那一刻,是妈妈又让我懂得:原来再大的人都有一颗赤裸裸的童心。即便是我认为历经沧桑,无所不能的母亲,也都有小孩的一面。也许是我,又忘了留一双眼睛去细察。
  年来年去,谁忆当时年少模样?那晚,踏着十五的圆月,挽着妈妈的胳膊往回走时,细看那为岁月沧桑了的容颜,我不禁想:“母亲”一词,重逾千斤,里面包含了许多我读不懂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