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沫:
十五岁的你刚刚经历完中考,脑海中全都是关于备考,关于初三,关于初中的一切……
也许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中考的成绩并没有你预想中的遥遥领先。不过也还好,毫无悬念地上了重点高中,只是不是特别突出罢了。十五岁的你其实很享受初三备考的过程,因为成绩一直很好,深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仰慕……当然,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吧,比如,他……
他是你初三时的后桌,由于那时是一人一桌的,所以没有同桌,所以前后桌成了你最亲近的同学。一开始你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有点厌恶,觉得他有点不上进,有点拖拉。但不知何时开始,你开始发现了他的优点。比如幽默,比如口才好,比如热心肠,甚至是孩子气……你开始喜欢和他一起讨论问题,开始习惯他敲你的后背对你问东问西,开始习惯和他打打闹闹,开始习惯对他好,开始习惯有他的日子……
你感觉你是喜欢上他了,而且是,很喜欢吧……你一想到中考结束后会跟他分离,就会觉得很难过。因为你觉得高中了就很可能跟他不在同一个班了,即使在同一个班,他也不会是你的后桌了。所以,临近中考的日子,你很珍惜跟他在一起学习,一起玩笑的时光,并暗暗地感伤着时光的飞逝……于是,你开始写日记,厚厚的日记本,满满的都是关于他的喜怒哀乐……你在日记中写道:“谢谢你给我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我无所顾忌地哭和笑,活出最真实的自我。”那时的你,甚至觉得自己高中时代再不会喜欢上别的男生了,因为对他的想念,因为他已存在你深深的脑海。
离别终究来是如期而至。如你所预见的,你们真的不在同一个班了,不过离得不是很远,他的教室就在你对面的上一层。刚上高中的你,果然还是对他念念不忘。多少次,你偷偷地向他的教室望去,试图偶遇此时也正好临窗而望的他;多少次,你偷偷地在全级的排名中搜寻他的成绩……虽然很想念,但是你终究不习惯主动去找他,哪怕只是以同学的身份。也许,你骨子里还是比较内敛的吧。而他,没什么事的话似乎也不会专门来找你。
整个高一,你确实没喜欢上其他男生,也没关注其他男生,唯一让你想念的,还是他。你甚至以你们的故事为线索,编了一个小小说,叫《六月未央》。写时的心情依旧是深刻着的。不过,一年下来,日子远了,想念也淡了很多吧。还是很喜欢吗?估计没有吧,就是淡淡的接近喜欢的想念。而没有他的日子,你也早已习惯。
高二时,你进了一个理科重点班。认识了很多成绩很好的同学,而且班上大部分都是男生。当然,既然是理科班,很多同学都是擅长理科的,至于文科,尤其是写作,很多人都不怎么擅长。但是,也有那么几个,还是比较有才气的。对于这几个人,你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你本身就是很喜欢文字的孩子。
高二第二学期,你开始很欣赏班上的一个男生,你喜欢他的文字,他的字迹,还有他的笑容,笑得像个孩子,很干净,很有感染力。这时的你,已经开始遗忘你初三和高一时很迷恋的那个他了。当然,有时你还是会想起他,只是曾经深刻的想念已变成了偶尔的想起……
再后来,高三暑假的时候你接受了一个很喜欢你的男生,开始恋爱。不过,也许由于是异地恋,也许由于彼此不够成熟,不够适合吧,一年后,就分手了。大一暑假的时候,又和另外一个师兄两情相悦,在一起了……直到现在。
十五岁的你,也许没想到,你终究做不到整个高中不再关注其他男生喜欢其他男生。你当时所认为的坚定,原来并没有那么坚定。这似乎是出乎你的意料的,但仔细想想,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毕竟,十五岁的你,还是太过年少了。十五岁的喜欢是真切的,也是奋不顾身的,但是,后来慢慢的淡忘其实也只是一种顺其自然罢了。
再后来,大约是现在吧,你和曾经念念不忘的他还是很好的朋友,只是,也仅仅是朋友罢了。无关想念,也无关念念不忘了。
年少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抹精致华丽的倒影在你的天空中闪现,教会你爱和成长。只是,年少时的相遇和喜欢,像极了一场盛大的烟花,炙热绚烂却也是易冷的。想起周国平说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和写作的能力,就是幸福着的。”
我想,十五岁的你,终究会懂得,那些年年岁岁的逝去,还有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
二十岁的你
20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