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书评)读《百分百女孩》的百分一女孩

文字:烧书煮米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12-16 点击数: 分享至:
 
  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半,中间喝了N杯茶,吃了饭,休息,听音乐,终于翻到最后一页。1.5cm厚的书,除了前面的序,后面的年表,真正的内容并不多。
  没人拿着鱼叉在我头顶,恶狠狠地说:快看,看不完就把你扔进汤里!而且书看得太快的话,凭我这脑容量,也装不下什么菜。所以,像个逛街晒太阳的乞丐,什么事都可以慢慢来,这样,也算对得起村上吧。
  村上笔下的女孩子,只要“她”一出现,很容易推断出“她”下一秒的反应。
  而村上的“我”,虽然说现实中的村上不是这样,但所有的“我”都是从同一条生产线上走出来似的,很难相信,要刻画出一批有许多共同之处而栩栩如生的人物来,至少作家的内心是这样吧。
  借过书的人用铅笔在纸上留下一些小小的记号,也未尝不可。不过看书像是在找宝藏,有人把精彩的句子都划好了,就像自作多情地把宝藏掘出来放在寻宝人面前,玩兴便大减了。
  看到《海驴》,眼睛有些生涩。想起一个朋友。我觉得有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这本书介绍给他。
  “喂,干嘛呢?我在看《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哦。”
  “哦……我看电影。”
  “我推荐你看这本书。”
  “什么?”
  “我给你读一段吧。”
  我读了一段抄下的,《吸血鬼》中的对话,脑里的情景和声音似乎有点搭不上调。本来就没头没尾,被我没心没肺一读,电话那端更不知所以了。
  “好啦!有空去看吧!你看电影吧!拜啦!”
  的确是莫名其妙,这家伙还能接受我的偶然骚扰,真不容易。
  看到《喜欢巴特·巴恰拉克吗?》时,会闪过以前看过的荒诞小说的画面。嗯,是这种感觉,荒诞派!不清楚是这三个字本身给人的感觉还是以前一本书封面的影响,接触这类小说时,画面都有点灰白。
  一切悲剧都带着幽默性,说的就是这个么。
  看书也是一种回忆的过程,联想的游戏。《五月海岸线》,潜意识里把它与鲁迅的《故乡》绑在一起。海边,西瓜,童年,还有掩藏得很巧妙的讽刺。让鲁迅和村上来一场切谈会怎么样?
  其实有时候要把所有的东西弄懂了也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明明只活了几年,还要让自己装得大彻大悟。苦了自己,笑了别人。
  后面的内容本来有点硬着头皮看下的,后来我笑了,这篇有点恐怖的小说倒让我兴奋,这样的图书馆哪怕惊险,也值得一闯。老头子奇怪到令人想把他吞下。羊人,像《纳尼亚传奇》的半人马兽,不喜欢他,猥琐。这样说有点过分,他只是畏缩。至于那位美少女,算了吧,我不用逼自己去弄明白她的来龙去脉。
  宁缺勿滥。
  这么迷恋村上文集,某天我腻了,又以什么为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