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的城市像郊外,我们脚步很轻快。那时天空很蓝,心很小,路很宽。长大后,我们的存在像尘埃,我们的距离被拉开,有时相处很难,想很多,话很短。”
这首歌是苏打绿写给爸爸的,歌中述说着小时候对爸爸的印象,还有,那些已经来不及对爸爸说的话。于他,爸爸曾经离他好远好远,以至于他是多么希望得到爸爸的加油与肯定。于我,爸爸曾经离我很近,可是,随着时光流去,我与他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中间老是隔着什么东西。我在这头,他在那头。
我在这头,平稳地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已经步入职场,而我也发现,爸爸越来越少插手与我有重大关系的事情上,反而是让我自己来做决定,让我自己“看着办”。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突然间明白了一件事:我长大了,是时候自己做决定了。因为潜意识里的我,从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到可以自己做决定的年纪,对于爸爸突然的“放权”有些无所适从。
成长的步伐太快,我还来不及好好思考就莫名其妙地长大了。还好,小时候的回忆还是在的。
小时候,他会告诉我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老是吃零食;他会在有空的时候带上我和弟弟去公园玩,教我们打篮球;他会在我和弟弟顽劣不堪的时候拿小竹鞭狠狠地教训我们;但当我在深夜为做不完的数学题烦恼的时候,他会给我杯牛奶让我早点睡;在外面偶尔赢钱的时候,他会高兴地带好吃的回家给我们;当我不知道第几次跟他要数目繁多的资料费时,他还是会咬咬牙把钱给我,让我认真读书……他,是我爸。
以前,爸爸会经常管我,告诉我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并且多数情况会替我做决定。而现在,更多的时候,爸爸会问我的意见,问我的想法,让我自己考虑清楚,他最多也只是提点建议,以一种商讨的语气和我说话。当我认识到爸爸对我的这种转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并没有类似于得到自由后的开心,反而有一种感觉:被爸爸抛弃了,爸爸不要我了,不想管我的事了,我不再属于这个家了。当然,现在的我自然理解爸爸不过是想让我有自己的看法,并尊重我的意见,让我学会独立思考。可是当时那种被抛弃的感觉却又是如此地刻骨铭心,印象深刻。
他在那头,在我度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时候,他也在度过他的青年、壮年、中年时期。我在快速地成长和发育的同时,他也以更快的速度走向衰老,只是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孩子的成长。但是我看到了,我看到了他被岁月雕刻过的脸,我看到了他逐渐佝偻的身躯,我看到了他头顶上越来越多的白发,我看到了他失业在家的孤寂无奈,我看到了他独自一人喝酒的心酸无助。我看到了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尽管这一幕迟早会到来。
我知道,爸爸老了,可我也知道,我无能为力。
爸爸还是很关心我,还是会时不时就给我打电话,叮嘱我注意休息;还是会在我难得回一趟家的时候,给我张罗一桌子好吃的等我;还是会以为我是小孩子,在我出门时反复提醒我要注意安全;还是会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自己吃剩下的。当我在深夜人静的时候,想起爸爸为我做的这些点点滴滴,眼泪还是会停不下来。
我们之间隔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也许是父母和孩子间天生就存在的一种距离,他走不出来,你也走不进去。我们就这样,隔着一条河,观望着各自的背影越走越远,越来越模糊。你,不用追,也追不上。
这世上,你再也无法找到一个人像爸爸那样爱你,陪你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所以,你得学会珍惜,珍惜和爸爸相处的日子,也许哪一天,你就突然见不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