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随笔)我眼中的宋霭龄

文字:利霞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11-14 点击数: 分享至:
    
    有人这样评价宋氏三姐妹:老大宋霭龄爱财,老二宋庆龄爱国,老三宋美龄爱权;更有极左的观点认为:老大如狗,老二是龙,老三如虎——用于宋霭龄女士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贬义词。但是在我看来,这样一位优秀女士——中国近代第一位出国留学的女性,毕业于美国著名卫斯理女校,精通三国语言,拉得一手绝妙的小提琴,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达数年,毋庸置疑是被历史给予了不公正的评价。她的丈夫的确是山西首富孔祥熙,但是我们却忘了在他山西首富的身份前面还有孔子七十五世孙、耶鲁毕业生的称号。在两个第一夫人的妹妹面前,首富夫人的身份无疑在那个烽火纷飞的时代黯然失色。但是抛开其他因素,不以宋庆龄、宋美龄为参考标准地纯粹看看宋霭龄这个人物,她还是可圈可点的,我就对其才能甚是佩服。
    我认为,宋霭龄并不是一个贪财的女子。首先,宋家本来就是极为有钱的,宋霭龄嫁给祥熙也是遵从了父亲宋嘉树的意思。结婚以后,宋霭龄她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才干,成为当时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富婆。这与她多年来自己刻苦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想,她可是14岁就远走他乡,漂洋过海到美国求学,一路多坎坷,一路多奇遇,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她的视野,其胆识更是胜过男儿:她甚至敢在白宫理直气壮地质问美国总统,令其尴尬万分。在美国所学知识与积攒的广阔交际圈无疑为她以后的事业与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再者,她的财富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此,以宋霭龄与财富来判断她的好坏,这肯定是不可取的。
    其实,宋霭龄对中国还是有着卓越贡献的。她于1912年任孙中山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与父亲宋嘉树去了日本,仍协助孙中山处理革命经费的筹措和安排使用、与各地同盟会以及其他会党的联络工作等事务;1915随丈夫回故里省亲,帮助丈夫主持铭贤学校事务;1929年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在联蒋抗日的关键时刻,保住蒋介石的命以胁迫他联共抗日,抗日战争期间又与庆龄、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在这些革命工作中,宋霭龄都功不可没。
    宋霭龄女士的生活平静又幸福,最让父母省心;夫妻二人举案齐眉,她在事业上帮助丈夫的岂止一臂之力,要想想,在宋霭龄的帮助下,孔祥熙可是出任了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兼任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农业银行董事长、四行联合办事处副主席。她以精明,厉害著称,连蒋介石也畏惧怕她三分。蒋介石的侄孙兼副官蒋孝镇说:“委座之病,惟夫人可医;夫人之病,惟孔可医;孔之病,无人可治。”谈论婚姻生活,我认为她是三姐妹中最幸福的,儿女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这些都是她的妹妹们无法企及的:妹妹宋庆龄和宋美龄均终生未育。在大家庭中,她曾经作为孙先生的秘书支持革命,也作为大姐支持蒋介石先生的统一之志,并以大姐的身份协调小灯笼和小尾巴的关系,关键时刻既保住了二妹的命,又在经济上支持着三妹的政治。 
    总之,在我看来,宋霭龄是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