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她都会默默地祈祷:“希望这条路很长很长,这样我可以在爸爸的车上多呆一会,我可以多看一眼家乡。”可是这条路很短,转眼即到。
带着家人的千叮咛、万嘱咐,拖着重重的行李箱,穿梭于黑压压的人群,挤过狭窄的通道,终于摸索到自己的座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自己安顿下去,真是不容易。再看着过往的乘客,内心五味陈杂。
一列车,两处地,三月天,四方人,五六个站点,七八点钟,九回肠,十分愁。
窗外的家乡笼罩在连绵春雨中,似乎比平时多了几分神秘。
火车开动了,她的心也动了。
曾经的她多么不满这里,这里太穷,这里太传统。努力读书就是为了走出这里,为了外面那一片新天地。她曾经有万般雄心壮志,义无反顾,她决心风雨兼程,留给家乡一个背影。
终于,这一天来了,她如愿以偿来到大城市,果真十分新鲜,充斥着浓浓的现代气息。但渐渐地,她厌倦了,她发现了,大城市灯火辉煌,也有雾霾在疯狂;大城市GDP名列前茅,也有老弱病残横卧街头;大城市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却少了点传统风味。
此时此刻,在寂寥之时,内心涌起一种情思,家乡的小桥流水,真美!家乡的小食,真香!家乡的年味,真浓!家乡的传统礼节,真丰富!家乡的话,真亲切!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对面两位年龄相仿的女生的对话传入耳中。女生甲问乙:“毕业后,你回家乡工作吗?”乙回答:“应该不回,我比较想留在广州,我觉得自己适合大城市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你呢?”甲摇摇头,“我倒想回家,其实家乡也有很多机会的,并且我觉得在家乡的时候,我更有安全感。”乙点点头,“只要适合自己就好,哪里都一样。”两个女生说完,笑了笑。
听完两个女生的对话,她想:“好男儿志在四方”,‘四方’应该也包括家乡,只要我们有志向,在也能自己所“蜗居”的地方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心之所向,重要的是心安。同时她也明白了,其实每个地方都有闪光点,只是当你身处其地时,它的缺点就更容易暴露了。
突然间,她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也许她还是属于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