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都德,大多数人最开始接触的是他的名篇《最后一课》,我也不例外。然后我由于一时兴起打开了他的早期作品《磨坊书简》,我竟也是读得有滋有味。虽然有这样一种说法:作家的早期作品会比较粗糙,然而我认为《磨坊书简》还是相当细致有深度的,情感亦是十分细腻,值得玩味。
《磨坊书简》是都德在1861至1864年间,离开巴黎回到故乡普罗旺斯后,在一个山上磨坊居住时写下一些文章的汇集,并于1866年发表。具体来说《磨坊书简》是由1篇前言和25篇散文随笔组成的故事集。不得不提这本集子的《前言》很是别致,它以磨坊买卖交易现场开篇,是历史,又仿佛是进行时,我们好像也置身现场,就这样被作者带领,来到普罗旺斯山岗上的磨坊。
集子中的散文随笔多反映了普罗旺斯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天主教文化,从中作者深沉的乡土之情、田园牧歌式的社会理想及济世主义的宗教情怀都可见一斑。而集子中的文章均短小精悍,其中一两篇似乎过于形散而无神,但多数是佳作,文风则清丽简洁。
有人认为《磨房书简》清淡平易,细读也找不出过人之处。但我认为他写的故事既带有个人感情的细腻,又有着寓言式的深刻,让人唏嘘之余又让人有所深思。正如都德本人说,“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但是两者能如此相融,实是都德的本领。
如《旅途》里,作者在公共马车上遇到一群彼此相熟的人,一路上面包商拿老实的磨刀匠的漂亮放荡妻子一再出走然后又回来的事情当玩笑,其他熟人也对磨刀匠极尽嘲笑。故事中的这些哈哈大笑的人是有人格缺陷的,他们肆无忌惮地嘲笑弱者,并不懂得怜悯他人的不幸,也不懂得尊重他人,是为可耻。但是作者明白这世上总有一些粗鄙恶劣的人,他在描绘出他们丑陋之态就不想再费唇舌去提及,他更在意的是磨刀匠,这个不幸的人。作者想在分手前仔细看看他,想知道鸭舌帽下的庐山真面目,大概是想要看清写在那人脸上的痛苦吧,想表达自己的一种关心。作者不像那些可鄙的人关注他的笑料,而是关心在这些流言蜚语攻击下他的状况。因此他称磨刀匠是个不幸的人,而磨刀匠注视着作者的双眼,低沉说出,“请你记住我,先生。如果以后你听说在博卡尔发生了一件悲痛的事,你就能知道是谁做的。”作者听出嗓音中透露的愤怒,但同时他也看到磨刀匠灰暗而悲伤的脸,小而迷离的眼睛,热泪盈眶,他知道这个不幸的人本来是个多么善良而容忍的人。然而这样的人生出了愤怒,这愤怒来自弱者的仇恨,是可怕的,因此作者才道出自己的感慨“……如果我是他老婆,我也应当小心点……”,作者自然是预见了这可怕的结局,但是他也指出了这导火索是弱者的仇恨。可是我们在追溯前文时,就知道磨刀匠的不幸是由妻子的不忠和达官贵人的靡烂还有一群好事小人的嘲弄共同造成的。作者的寓言式结尾实是逼迫人们去反思当时社会物欲横流、信仰迷失的道德现状,而这一切对朴实善良的弱者的伤害又是极为让人心痛的。
再看《两个小旅店》,作者来到圣凡桑驿站,看到驿站边上的两个小旅店,它们相对而立。作者就像一个需要选择旅馆憩息的客人一样,很自然地把两个小旅店作对比。一边是全新的楼房,生气勃勃,买卖红火,热闹嘈杂;另一边是破败废弃,死气沉沉,寂静无人。但是作者并不像其他人一样选择热闹的旅店,而是走进那间破败的旅店。在我看来,作者这么做并不只是出于作文中“谁能想到去那里喝杯酒,那根本就是大发善心”如此简单的理由。此外,还有一层更细腻的个人感情,作为一位作家,又怎么不懂得一座废墟往往掩藏着一段历史的道理,他知道哪里更有故事。因此在他遇到面容憔悴的老板娘后,他是如此细致地观察她的脸,认真倾听她的长吁短叹和凄凄诉诉的哭泣声,并在喝酒的时候,试图引导她说点什么。原来她的旅馆也曾热闹过,可是自从她的两个女儿不幸早死后,她就忍不住流泪;加上阿尔女人在对门开了另外一家店,她漂亮又有个相好的马车夫,还有一群漂漂亮亮的服务员,因此客人们都理所当然地去她那,老板娘的店则愈发阴沉冷清。随后老板娘让作者去听她丈夫的歌声,那歌声来自对门旅店。作者对此惊讶不已,甚至发问“他怎么也去那里呢”。而老板娘尽管有些许不安忧虑,却表现出真切的理解,她解释大多数男人都见不得眼泪,自己因女儿的死又控制不住流泪,丈夫,可怜的约瑟,是心情特别难过特别苦闷才过去喝酒。
但是且看结局,我们就更能体味出作者的个人情感。“这泪水使得她原本就不怎么美丽的脸庞变得更为不好看,她神志迷糊地站在窗前,听着自己的丈夫—约瑟为那位漂亮的阿尔姑娘唱歌:第一个告诉她,早安,美丽而小巧的姑娘!”我认为尽管前文作者数次流露出怜悯之情,老板娘的脸布满皱纹、皮肤干裂、满脸尘土,“让人心生同情”;又呼她为“可怜的妇人”,“可怜的老板娘”。但同时在作者眼里,她又是个脾气古怪的女人,作者显然不是很满意她如此沉溺不幸的态度,眼泪本是柔情之物,本应博得同情和怜惜,然而眼泪被她肆意挥洒,使眼泪失却本来的功用,她本人的痛苦得不到缓解之余,也导致丈夫的厌烦和逃离。也许惹人怜爱的女人哭的样子是梨花带雨,但是这泪水使得她原本就不怎么美丽的脸庞变得更为不好看,同时她变得神志迷糊,可见作者认为她已陷入一个极端。另一方面,作者也不认同她丈夫的做法,由他得知她丈夫竟然在对门旅店时目瞪口呆的反应,表示不解并询问原因可看出端倪。只顾自己寻得暂时开心,不想面对不漂亮并且只会流泪的妻子,这是典型的逃避现实,但这也只能是暂时的解脱。他对着漂亮的阿尔女人唱着“第一个告诉她,早安,美丽而小巧的姑娘”,想到的肯定是一张美丽而小巧的脸,而忘记了那张丑陋哭泣的脸。故事在这样的歌声中戛然而止,却又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歌声散去以后,想想约瑟又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寓言式的结局,作者知道,我们也知道约瑟的逃避也不能化解掉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