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我想陪你继续走过那老街

文字:沉木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王子衿 发布时间:2016-10-28 点击数: 分享至:

从小学到高中,似乎写过不少作文是关于外婆的,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次要写叙事类作文时,都会情不自禁写到外婆,或许是因为回忆中满满的都是外婆吧!

寒假回家的时候,外婆来家里吃饭,吃完饭,我像往常一样陪她回家,外婆一个人住在老屋,因为老屋那边有人在做白事,她怕不吉利不让我送太近,在广场口就要我回去,拗不过她,我只好在那里停住,外婆赶着我回家,等我转身回去的时候她才离开。走了一小段路我偷偷回过头去看,看着外婆和街头卖果脯的大婶打招呼,看着外婆的身影慢慢变小变模糊,外婆虽然年纪大了,但走路还是抬头挺胸,十分精神。

 

我突然想起读初中的时候,晚上拿东西去给外婆,走出老屋一段路之后发现外婆跟在后面,原来她担心我一个人走巷子不安全,等到了广场口有灯光,她才在那里停住,我回过头看她,她挥着手,示意我向前继续走。不知为什么,外婆在路灯下的模样一直都在我的脑海中。时间过得真是快,现在我都上了大学,晚上送东西去外婆家,她还是要问一下:“用不用我陪你出巷子?”或者到了8点多,她就要赶我回家,仿佛我一直都是那个没有长大的怕黑的小孩。

从小到大一直往外婆家跑,几乎每一天都会去老屋。外婆家是在一个大院里,我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后来听说那个大院上了我们当地的电视台,因为里面可以住99户人家,而且那个大院有个很响亮的名字——百鸟朝凤。从我们当地的习俗来看,我并不是那里的子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很自豪,而且经常跟同学说起这个大院子。外婆和大院都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

孩童时期的记忆总是稀少而珍贵,我记得外婆买给我的第一双拖鞋是黄色的小鸭子的图案;记得外婆煮的斋菜特别好吃;记得每当饭点的时候大院会响起外婆呼唤我吃饭的声音;记得每一年的中秋夜都会穿过鞭炮声阵阵的老街去到外婆家,陪她拜月娘;记得每年的除夕夜从华湖回来后洗完澡换上新衣我们仨就去外婆家,然后看她煮糖粥,陪她一起去拜神.....

想想那个时候外婆已经70多岁了,可是印象中的她一直都是很年轻很精神的模样。外婆现在记忆变差了好多,老是忘记事情。我回校的前两天,她打电话到我家问我什么时候回学校,还说要买点东西给我吃,我就叫她第二天晚上来吃饭。她在电话另一头笑着说好啊!结果过了不到15分钟,她就又打一个电话过来,“你是不是明天早上九点的车啊?我买点东西去给你。“我知道她一定是忘记她刚刚打过电话来了,我也没有戳穿她,就重新跟她说了一遍。放下电话突然觉得有些莫名的悲伤,外婆真的是老了。

每次打电话给她,她都要问一遍我什么时候回家,然后说“不长,几个月。”其实我知道,她想要我早点回家。第一学期军训结束的那天,在校道上打电话给外婆,那天刚好是农历初二,平常我们都会去她家吃午饭,她接起电话,知道是我之后,她大声地说:“囡啊,中午记得过来吃饭啊!"我说:“我还没回家呢,再过几天,国庆就回!”她才记起来我已经出来外面读书了。挂了电话,我差点就在校道上哭了出来。

可是有时候外婆还记得我喜欢吃西洋菜,记得我弟弟不喜欢吃白猪肉,记得我们很喜欢吃她弄的糖油柑。我们可以说是从小就和外婆一起生活,所以和外婆的感情也会很深。外婆偶尔也会对我们耍耍小脾气,我们只要一天没去她家,她就要打电话给我们,问我们为什么好几天都没过去?或者会打电话来问怎么好久都不去她那吃午饭了。虽然外婆没说,但我知道,她是希望我们多去她家,热闹热闹。

外婆是个很谦和的人,不和别人多嘴,也不去说别人的闲话,对于子女的事她也很少去左右他们的决定,但我知道她还是牵挂着一家子。当舅舅大姨或者我妈他们有什么事的时候,其实她的心里比谁都担心,但是她又怕干扰到他们,怕他们嫌弃她老了无用。在她内心中,其实还是有着他们那个时代“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观念吧!

记得前年过年的时候,第一次外婆和舅舅大姨我们家几个家庭凑在一起吃团圆饭,四代同堂,我到现在还记得和外婆回家的时候她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她真的是打心里高兴,她不断地跟我说:“一家人这样子和和美美就很好,看着真是太好了!”

我很喜欢听外婆讲她们那个时候的故事,外婆是30年代出生的,经历过许多事,因为她的娘家比较富足,她在年轻的时候得以上私塾,认得许多字,但也因此在建国初期的“打倒地主”的风潮中,外婆的娘家被打成地主,这也给她带来或多或少的苦难,甚至对舅舅们的学习生活也造成了影响。外婆活到现在的岁数,我总感觉她看透了很多,有时候和她聊天也能领悟到一些哲理的东西。

外婆的故事我感觉可以写好长好长,离开家之后越发想念外婆煮的饭菜,想念和外婆一起慢悠悠喝茶的饭后时光,想念和外婆一起走过的那条长长的窄窄的老街。我希望,在每一个回家的寒暑假,都可以这样,和外婆慢慢地走过那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