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天
第一次当家教,刚开始看到小朋友时,充满期待和新奇。小孩子的世界是很简单的,他们不像成年人一样对陌生人充满戒备,迅速就和我热络了起来。老师,这道题怎么写呀?老师,你打耳洞痛不痛啊?老师,你不要写连笔字啦,我看不懂!老师,为什么你的名字那么难写啊?第一次见面,他们和我一样好奇,恨不得把我的家底都问一遍。
其实我也一样,很想问他们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情。比如,大宝你怎么出那么多汗,刚刚上体育课啊?小宝,你衣服怎么破了个洞啊,你自己搞的还是被别人搞的啊?瑶瑶,刚刚你吃了什么,老师还没吃饭好饿哦。
但我不可以,我的角色是一名家教老师,在课上我不能和他们讨论这些无关学习的问题,我必须和他们保持距离。这让我有点难过。庆幸的是,即使我不用和他们聊天,这三个小屁孩也完全不把我当外人。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叽叽喳喳地和我说题外话。
第一天工作结束,我骑着单车在大马路上笑。“好想考教师资格证哦!”我这样在心里想,因为我觉得和小孩子相处是最舒服,最不需要城府的。看着他们的笑容,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十岁。
几天后
这群小孩真是一点都不可爱!子聪总是喜欢趴在地上玩纸牌,把地板拍得砰砰响。小宝呢,就总是和大宝聊天,还喜欢一边写作业一边大声地朗读他的题目或答案。小朋友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喊话。明明我就坐在他们旁边,他们却好像把我放在了楼的对面,总爱大声喊:“老师!这道题好难啊!我不写了!”
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开始喊,其他小朋友就会应和他。情况好一点的时候是:“老师!他讲话!扣一分!”这种时候我只要严肃地批评一下吵的小朋友然后警告他再吵就扣分,这样就好了。
但最糟的情况是其他小朋友被带跑,纷纷开始大吵大闹,“老师,这道题我也不会,不想写了!”“哎哟,我真的不想写啦!”连平常最安静的瑶瑶都开始发起了脾气。
第一次做家教的我真的束手无策,一遍一遍地让他们保持安静却毫无用处。这是这份工作第一次让我感到挫败,我甚至有点生气。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大吵大闹?那一天,小朋友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我也被迫加班了半个多小时。
回到家后还收到补习班其他老师的投诉,“魏老师你这样不行哦,今天教师太吵了。一个小朋友吵会影响到整个教室的学习气氛,要是你没有管好你的学生,那其他学生也不能好好学习了。”我只好道歉,说自己还在努力学习怎么和小朋友相处。
确实是需要学习啊,要怎么样在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的同时还保持一个老师的尊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听你的话,这是一个难题。
第二天的时候,我在上课前就大声地宣布:“我先和你们说好,今天开始,以后谁在课堂上说话就要罚抄五遍课文。我已经事先说好了,你们谁要是不遵守的话,老师就会罚你们哦!没有例外,不准耍赖,听清楚了吗?”
小朋友们可能第一次看我那么严肃的模样,都愣愣地不回答我的问题。于是我一个个问他们,直到每一个人都对我点点头为止。
还好,这招对于他们来说有点效果,小朋友们都按时完成了作业。
又几日
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些小朋友都有一点“答案主义”。我记得有一天,小宝拿着作业本来问我,上面的题目要填___的苹果。他填的是:金灿灿。然后老师打了一个叉。我一看就明白老师是想让他写红彤彤。但我还是问他,为什么是金灿灿的苹果呀?他告诉我,“因为太阳在后面照着它。”“喔,因为太阳在照着它所以你觉得是金色的苹果对不对?”小朋友用力地点点头。“那是你的老师不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改错了,这道题你写对了,不用订正啦。”小宝大叫起来:“不是啊!我写错了!老师说我写错了!我要订正才可以。”说着,他把我手里的答案抢过去,大声喊起来:“你看,答案明明是红彤彤嘛!我写错了。”
我很无奈。和他解释了几分钟,答案不是唯一的,你要养成自己思考、判断的思维习惯才可以。但我发现,我对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说这些,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不仅是小宝,其他同学也都是如此。一旦有些不确定,他们就认定只有答案是正确的,甚至在答案印错了的情况下。他们信仰答案的程度已经到了连回答语文阅读理解题都要和答案一模一样才觉得自己写对了。
我一遍一遍地和他们解释,这个答案的名字叫做“参考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所以你不用和答案写得完全一样。但他们不理解,只会反驳到“老师都说是错的咯!”
我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被老师纠错,但我想不起来了。我想了很久,这样的纠错方式到底是对还是错。总觉得小朋友都在按“标准”走,最后会失去自己的天真。
后来我只能以“他们都还小,先学会规则再跳出规则吧。”来宽慰自己,毕竟我能做的东西太有限。
结尾
在这短短的几周里,印象最深的是小朋友的书包。他们每次来,都会扛着重重的书包。里面装满了教科书、课外辅导书、练习册、作业本和文具。有一次小宝把书包放在椅子上,发出一声很大的“咚——”我很好奇,小孩子的书包能有多重?于是尝试用一只手去拎他的书包,可我竟然拎不起来,要很吃力地用两只手才可以拿起。突然有点心疼这些小屁孩,一定很累吧。明明是最好玩的年纪,却要被迫每天花上四五个小时写作业。
再联想到补习班负责人对他们的要求,期末数学要考到95以上,英语要考到98及上,语文要考到90以上。我不由地叹气,我小时候哪有那么拘束过啊,可现在我却要拘束别人。
如果是我的小孩,我不会对他/她的分数作什么要求,我只要求他/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数过得去就好。比起分数,我真的更希望他/她可以从小就不断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直到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为止。我希望他/他可以有质疑求证的精神,而不是相信老师或任何一个权威所说的话。我希望他/她可以拥有小孩子的天真和活泼,不用每天因为作业写不完或写不好而感到挫败。
其实,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望。
这段日子的家教,看起来好像是我在教别人,但实际上我一直在从中学习。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学习怎样留住心里那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