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我校“智绣瑶乡”项目在“人工智能+”专项赛中荣获一等奖。该项目亦是广外学子继2021年首次获得大赛一等奖后时隔四年再次荣获该奖项追平历史最好成绩。

大赛闭幕式现场
2025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我校“智绣瑶乡——基于Flux的非遗智能瑶绣AI设计系统”项目荣获“人工智能+”专项赛一等奖。这是我校继2021年首次获得大赛一等奖后时隔四年再次荣获该奖项,追平历史最好成绩。同时,“破局‘千村一面’:差异化党建引领乡村善治的中国密码——基于24省107县149个典型村的实证研究”项目荣获主体赛三等奖。

团队合影
据悉,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经过前期评审,共有1283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

团队开展“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
作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赛事之一,“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校团委高度重视“挑战杯”赛事组织,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源投入、强化项目孵化等举措,有效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智绣瑶乡”项目自2021年培育至今,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首批优秀示范项目等29项国家级省级荣誉,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作为优秀项目在全国范围交流展示。

团队搭建AI设计系统
近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发挥人工智能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聚焦“新质生产力”,将人工智能与“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本届“挑战杯”“人工智能+”专项赛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赛事组织与筹备工作,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由校团委牵头统筹,各学院积极响应,广泛发动师生参与。备赛期间,学校更是多措并举为参赛团队保驾护航,邀请行业专家与校内导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助力团队不断优化作品、提升竞争力。本次“智绣瑶乡”项目在此专项赛中荣获一等奖,既是我校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磅突破,更彰显了学校在“人工智能+人文社科”交叉领域的扎实教学实力。这一成绩充分印证了广外学子的硬核专业实践能力,更激励广大学子在学科交叉领域勇攀高峰、敢闯敢试,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附:项目简介
一等奖项目简介
智绣瑶乡——基于Flux的非遗智能瑶绣AI设计系统
本项目依托我校“瑶篮”团队前期成果,扎根“百千万工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为核心持续攻坚,聚焦新质生产力,建成了国内最全面的瑶绣纹样IP库和首个AI设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数百款时尚新颖的瑶绣文创产品投入生产营销,带动了1600余名瑶乡绣娘增收致富。项目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与29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团队成员:邹心宝、袁军生、汤蕴捷、管瑜煊、张雍宁、柯昕贝、宁小雅、张颖萱、曾娅妮
指导老师:吴怡、黄伟波、刘江辉
三等奖项目简介
破局“千村一面”:差异化党建引领乡村善治的中国密码
——基于24省107县149个典型村的实证研究
本项目依托我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孵化模式,在乡村治理呈现出复杂化和多面化的趋势背景下,调研乡村基层治理的重要命题“差异化党建怎么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为推动全面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与可行性建议,其项目成果在江门地区基层乡镇政府中获得多次认可与好评。

团队成员:黄子燊、廖静宜、田菁民、石心宇、方玮晴、邹怡欣、于乐、熊静澜
指导老师:涂斌、陈胜
接下来,我校将继续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重要载体与有效抓手,广泛搭建创新赛事平台引导广外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着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再次祝贺参赛团队载誉而归,征途无涯,挑战不息!让我们携手共进,勇攀学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