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舞台上,我校“增量算力”团队在本科生创业组中斩获全国银奖,这是广外连续2年在该项国家级赛事中获得银奖,也是我校在本科生创业组中斩获首枚国家级银奖。此次获奖充分展现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与蓬勃活力。参赛期间,我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一道,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座谈会,会议由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主持,会议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我校师生赴全国总决赛现场参赛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我校高度重视比赛组织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励多次了解参赛队伍的准备情况,及时指导解决备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校派出商学院党委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肖锋,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刘方龙带队并指导学生队伍参赛。
赛事启动以来,创新创业学院深入各校区调研项目团队,协同各学院联合发力,举办校赛启动仪式及赛事详解等多场专题讲座,师生参赛热情高涨,全校参赛项目达2435个、参赛师生9162人次,参赛项目数和参赛人次再创新高。备赛期间,创新创业学院通过组织“省赛精英班”“金牌训练营”等品牌项目,经过多轮一对一项目打磨,参赛项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项目打磨现场
比赛期间,教育部在郑州大学组织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座谈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主持会议,教育部高教司人文社科处处长杨华杰、来自4省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代表出席会议。商学院党委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肖锋代表我校交流发言,汇报了我校以“创领之道”为引领,对内打造“六维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系统重塑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外以“UIGAS生态圈”为动能引擎,打造育人闭环,探索构建新文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范式的思考与实践,得到教育部领导的肯定与赞扬。
作为国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之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汇聚了全国高校优秀创新力量。我校“增量算力——打造中国院校AI算力服务第一品牌,开创分布式微型AI算力中心新生代”凭借前瞻性项目设计与扎实实践成果,历经校赛、省赛、全国网评等环节,从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晋级国赛现场赛,最终在本科生创业组中收获银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不仅是学生展现自我、对接资源的重要窗口,更是检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试金石。广外学子在赛事中的持续突破,正是学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理念的完美诠释。


比赛团队合影
团队成员在备赛过程中,深耕技术研发,反复打磨商业方案,将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深度融合。他们的项目不仅体现了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更展现了广外学子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实干精神与突破勇气。
从单个项目的突破到整体赛训体系构建,广外创新创业育人路径愈发清晰。广外创新性构建“云山卓越班-省赛精英班-金牌训练营-全球先锋营”孵化全流程,通过开设面向全校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融入实践孵化、赛事打磨、海外研学、全球赛事参与、配套奖励措施等全方位举措,为学生提供从创意萌芽到项目落地的全周期支持。同时,学校鼓励跨学科组队、跨专业协同,像“增量算力”团队就融合了工商管理、软件工程、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多专业、跨领域智慧。
据悉,在今年8月结束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东省省赛中,我校团队“增量算力”“智绣瑶乡”斩获银奖,“万象千游”“椒阳似火”“童趣护航”及“乡遗U选”获铜奖,我校省赛奖牌数增长达50%。
附:“增量算力”团队介绍
奖项:国赛银奖
项目来源学院: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项目负责人:吴家惠
项目指导老师:向媛薇、刘方龙
项目成员:韩雅琳、聂雨欣、聂碧钰、王靖雯、罗才华、陈炯聪、程锦、谢君琪、邓婷蔚、曾颂殷、任芷楠、周文江、尚可心、黄韵诗
项目简介:项目致力于打造院校AI算力服务第一品牌,助力校园数字基建最后一公里。团队立足校园数字化服务需求,通过持续研发与创新,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