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英语教育学院学子获“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国赛一等奖

文字:英语教育学院 图片:英语教育学院 编辑:宾锐光 肖曼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9月21日,在英语教育学院教师林慧华、陈艾舒的指导下,由英语师范2024级学生李乐妍、麦嘉慧组成的学生团队,在2025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全国现场交流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这是英语教育学院在该赛事迄今为止取得的最好成绩,生动诠释了广外“以展示促学习、以实践育能力”的教学特色与成效。

作为全国高校外语领域权威赛事,今年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的主题为“新时代·新变化——时潮奔涌,青春不凡”。大学生们从溯往昔、观当下、瞰未来等不同角度,用灵动的镜头语言串联时代变迁的脉络,以生动的双语表达讲述青春与时代共生的故事,展现了当代青年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当下的奋进之姿、对未来的逐梦之勇。

本届赛事共吸引全国1093所院校的大学生,通过活动官网提交短视频作品6915件。经过9个月的校赛、省赛、全国初评等多轮严苛筛选,118件作品晋级全国决赛。我校团队的作品“智行中国,慧见未来”以省赛特等奖第一名晋级国赛。

比赛现场指导老师与麦嘉慧、李乐妍合影

回顾作品的创作历程,其“成长起点”源于《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的一次课堂展示。该课程是英语教育学院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选修课。课程打破传统“教师主讲、学生倾听”的模式,以“让表达更生动、让观点更动人”为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演练”双轨教学,系统教授演讲类型、结构设计、展示技巧、语言打磨、辩论逻辑构建等内容,设置“课堂展示(Presentation)”环节,让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展示形式,在反复实践中打磨口语表达与应变能力。正是在这门课的期末展示中,李乐妍和麦嘉慧以智慧交通为切入点,完成了作品的最初雏形。

最初的课堂展示虽有创意,但在内容深度、语言表达与视觉呈现等方面仍有不足。林慧华、陈艾舒带领团队经过了十多次修改打磨,小到一个单词发音、一个句子的表述,大到视频叙事结构,甚至连画面色调、背景音乐的选择等,都经过反复讨论与修改,最终,原本的课堂小展示蜕变为更具文化底蕴的短视频作品,成功入围国赛。

李乐妍、麦嘉慧接受高教社采访

从课堂展示到国赛一等奖不是偶然,是英语教育学院坚持“以实践为核心”教学理念的必然成果。英语教育学院大部分专业课程都设置了展示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输出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作品截图(已发表在B站“创意展示在广外”


附:作品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vJ1zRE4k/?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ec925aaaab124fd3d92b277c91bec9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