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4日至9月3日,新闻学院院长侯迎忠、副院长朱颖带领学院师生赴泰国、新加坡,副院长罗坤瑾带领师生赴马来西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交流团走访当地高校、主流媒体机构、文化传播企业及头部企业,围绕智能媒体改革、国际传播实践、跨文化传播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新闻学院创新传媒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提升学科实践能力探索新路径。
新闻学院师生交流团在泰国曼谷大学,双方围绕教学实践模式展开交流。曼谷大学“项目导向型教学实践”与广外“虚拟与实景融合演播厅”“跨文化传播工作坊”形成呼应,双方就师生互访、教学案例共享及国际传播课题联合开发达成初步共识。与世界百强名校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在学术领域深入研讨,聚焦共建科研项目、联合开展区域研究等议题。双方计划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合作机制化、常态化。

新闻学院师生交流团与曼谷大学教师代表合影

新闻学院师生交流团在马来亚大学合影留念
新闻学院师生交流团与东南亚多家主流媒体及华文媒体深入对话,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泰国大众传播机构(MCOT)分享了从传统广播机构转型为综合型传播实体的历程,双方在国际传播案例共享、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泰国公共电视台(ThaiPBS)介绍了传媒实践中的核心举措,双方就英语新闻服务、播客创新等议题明确合作方向。新加坡彭博新闻社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资讯机构,其亚太区总监倪承言介绍了AI在媒体内容翻译、算法训练等方面的应用,为广外“技术+传媒”跨学科培养提供了国际实践参考。

交流团与Thai PBS相关负责人合影
作为东南亚华文媒体的重要代表,泰国《星暹日报》与新加坡“新加坡眼”的本土化运营实践颇具启发意义,其经验为广外课程设计注入鲜活案例。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的年轻群体吸引策略及线上“求真”栏目治理虚假信息等实践引发共鸣,双方拟建立学生海外实习、教师互访等常态化合作机制,助力校媒协同发展。

星暹日报总编辑郭森豪向交流团介绍报社发展历程
新闻学院师生交流团走进东南亚多家企业,为产学研融合寻找新契机。珠江永康物流(泰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外校友曾剑强结合跨境电商物流实践,强调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宝贵指引。艺鼎传媒(泰国)有限公司与交流团围绕中外文化内容双向传播、IP跨媒介开发等议题深入研讨,为中国文化“出海”及产学研合作拓展了网络。

交流团与校友曾剑强座谈

交流团与艺鼎传媒相关负责人合影
Syrius炬星科技新加坡董事总经理张鹏提出国际传播需“需求适配”,建议高校强化“学科交叉思维”与“产学研一体化”,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启发。交流团与新加坡Premier Fiduciary围绕国际传播人才素养展开深入交流,提出优秀国际传播人才需具备跨域整合与跨境实践的“双跨能力”,从人才核心能力维度进一步丰富了学院模式创新的思路。中国交建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作为中马“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其建设历程与成果不仅成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也为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交流团到马东铁项目工地考察学习
此次赴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学术交流,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响应国家国际传播战略、推进部校共建的重要实践,进一步巩固了学院在东南亚传媒领域的合作网络,为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