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日语语言文化学院积极响应大学PRIME计划,联合日本神奈川大学外国语学部举办“东亚城市研究海外田野调查工作坊”。此次活动紧密贴合大学区域国别研究转型方向,为提升学生跨文化研究能力与国际视野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工作坊开幕式在神奈川大学横滨港未来校区举行。神奈川大学外国语学部学部长孙安石教授担任主持,广外日语学院名誉院长陈多友教授、副院长程亮副教授、社会文化系主任黄楚群博士,以及两校硕博研究生等20余人出席。孙安石以“理解当代中国——历史、社会、经济”为主题分享研究经验,强调兴趣驱动及现场调查的重要性,并展示神奈川大学师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广外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参考。陈多友指出,研究生阶段学习应突破书斋限制,通过田野调查关注现实问题,这与区域国别研究强调实地调研的要求高度契合。程亮对双方合作促成此次工作坊表示感谢,并诚挚邀请在场师生参与9月在广外举办的东亚四大学联合学术会议及硕博论坛,进一步推动东亚城市研究的学术交流常态化。

广外日语学院海外田野调查工作坊开幕
工作坊师生前往东京,深入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了解史料编纂流程与保存现状,近距离接触日本古代到近代的一手资料,直面史料保护挑战,为研究日本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素材。随后,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师生们聚焦明治时期至今的日本外交事件,其中包括1972年中日建交的“中日共同声明”(复制版),梳理中日外交关系发展脉络,为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外交领域提供了实证研究基础。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调查
应孙安石教授邀请,工作坊师生参加中日交流史研究会暨中国人留学生史研究会。该研究会历经25年,吸引众多中日学者参与。本次例会聚焦“清末中国女子教育与日本”“清末中国女留学生的网络” 等议题,广外师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中日学者深度交流,从教育史角度拓展了对中日交流历史脉络的认知,为区域国别研究注入新的思考方向。

广外师生出席中日交流史研究会暨中国人留学生史研究会
工作坊在横滨开展城市调查,分组对横滨港未来21地区、资生堂全球创新中心、日产汽车全球总部、横滨中华街、三溪园等进行调研。各小组聚焦不同主题考察横滨港未来21地区的城市更新与产业布局,探寻资生堂、日产汽车的创新理念与企业文化,走访中华街与三溪园,解析多元文化在横滨的交融共生,为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城市发展与文化互动提供了鲜活案例。


在横滨港未来21地区、资生堂全球创新中心调研
工作坊前往横滨开港纪念会馆,在神奈川大学建筑学院内田青藏教授和姜民采老师接待下,深入了解横滨开港历史背景、建筑特征及修复过程。内田青藏详细讲解横滨整体建筑发展特色,展示开港时期外国人聚集地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工作坊师生积极互动,探讨城市建筑与规划问题,为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城市发展板块积累了丰富素材。

工作坊在横滨开港纪念会馆调研交流
此次东亚城市研究海外田野调查工作坊,是广外日语学院在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实践。通过系列调研与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师生对东京湾区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解,也提升了师生的跨文化交流与研究能力。未来,广外将持续推进与国际高校合作,以更多元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国别研究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