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毕业季】从语心湖到未名湖——他们圆梦北大

文字:陈佳旎 刘思琪 黄明玉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甜甜 发布时间:2024-07-04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凤凰花开,骊歌唱响,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蕴含着属于青春的一切最灵动的字眼,毕业为美好的大学时光划上圆满的句号。近日,新闻社记者采访了到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以及前往腾讯、华为等大厂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们,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关于抵达青春梦想以及可期未来的心路历程。


暑月蝉鸣,毕业的季节又悄然降临。然而,在广外,有一群人满载着四年的积淀,志存高远、意气风发地踏上升学之路。圆梦北大,是一场热烈而又平静的旅程,是一次超越自我、考验心态的漫漫征途。保研与考研,不同的追梦轨迹,会有着什么样不同的精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人生篇章。


罗万兴:追梦之旅,热烈而平静

罗万兴,俄语专业2024届毕业生,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大学本科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俄语相关赛事活动,曾获得“2023 第六届哈尔滨俄语之春”中俄高校大学生俄语朗诵比赛二等奖,2023 年第十二届“俄语日”短视频大赛三等奖,2022 年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小语种经典朗诵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校级综合三等奖学金,2023年度校级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等,曾担任第135届广交会以及汽车领域企业的俄语陪同翻译,笔译俄语政府文件。

罗万兴

在查询到北京大学的拟录取结果之时,激动、喜悦等各种情绪交织成泪水涌上眼底,罗万兴圆梦了!从隔着屏幕在北大每一篇推文中汲取动力,到成为北大研究生进入燕园,这是一场热烈而又平静的追梦之旅——热烈于外展,平静于内修。

热爱、向往是他每一次启程的航向标。因向往学习新的语言,热衷于用语言表达自我,又感染于俄罗斯民族的豪放与气魄,罗万兴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了自己最为向往的航道——俄语学习。早在大学入学前,罗万兴便针对大学四年的愿景制作了一张思维导图,在梦想一栏里赫然写着“北京大学研究生”。大学四年间,罗万兴心中那颗“北大梦”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逐渐茁壮成长,凝聚着坚定不移的力量。“我已经想清楚自己热爱的是什么了,就不会有迷茫的时候。”罗万兴斩钉截铁地说道。

正因为心怀热爱,罗万兴善于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找到方法。刚接触俄语时,他也曾为中英俄三门语言的差异所困扰:俄语在形式语法上千变万化、在字母上与英语颇为相似。“但习惯之后会发现很有意思,就像一个逻辑的游戏。”罗万兴笑着回忆道。在课堂上,专业课老师所分享的新方法,常常让他深受启发——“带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课下,他积极地把老师的方法融会贯通,化为己用。面对听力,他会以一遍盲听开始,针对陌生词句进行反复回顾,再以一遍听力收尾;面对口译,他会根据所听信息形成意识画面,运用信息组块化提取关键信息,再以言语串联成篇。正是在一次次由面到点、再由点汇成面的过程中,罗万兴积累的俄语表达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过程做好了,结果肯定不会差。”这句话来源于口译课老师,罗万兴牢记心中。

长足的沉淀与丰富的实践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罗万兴以自身经历作出回答。在“2023第六届哈尔滨俄语之春”个人朗诵比赛的准备过程中,他打印出诗歌文稿,逐词精读,吃透句意。为了让朗诵更加生动,他对着俄罗斯人的朗诵视频,打磨音调起伏,最终取得二等奖的佳绩。带着强烈的正反馈,罗万兴越发热衷于探索更丰富的形式。从欧罗巴文化节的俄语朗诵到俄语歌唱,再到“俄语日”短视频制作,他借助广外的平台积极展示自己,点亮一处处俄语表达的新领域。

他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走向更广阔的俄语舞台——翻译工作。在第135届广交会期间,他担任俄语陪同翻译,在俄罗斯来宾的逛展全程进行实时翻译,得到俄罗斯来宾 “欢迎你来喀山”的盛情邀请。面对政府文件笔译工作,他深知语言精确的必要性,针对文件细节,与工作人员反复校正,在为成功传达信息、做贡献而自豪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俄语上继续深造的决心。“懂俄语,对社会发挥着促进中俄交流的桥梁作用。”罗万兴表示。

北京大学招生计划中仅有两个名额,而罗万兴处于初试第三名的危险境地。但他并没有被情绪裹挟,心有静气、享受知识则是他考研成功的法宝。走进图书馆三楼,找一个光亮开放的位置,罗万兴备考的一天就此开启。“以一种仪式感,让自己的心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这是他的平静之法。每当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后,他也从不吝啬于正向鼓励自己。“享受过程,这是我长期的心态。”罗万兴表示。临近复试前,罗万兴选择静静地坐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的长凳上——看杨柳依依、鸭群游过,耳边是细微的鸟鸣,迎着风,他呼吸着未名湖的空气,仿佛燕园的灵气已经渗透到他身体的每一处。在他心里,复试已经变成了一场春天里相聚的聊天。“其实在文学翻译部分我答得不算好,一个老师比较严厉地批评了我,但当时我心态非常好,觉得已经尽力答了。”在回顾复试过程中,罗万兴察觉这其实是老师考察考生心态的一种方式。而正是以极好的心态,他在复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成功上岸。

大学四年,罗万兴一直坚定前行在俄语学习这条路上,热爱不止,步履不停。正因为曾被光芒照亮,罗万兴盼望着将光亮传递下去。面对北大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经验贴的稀缺,他精心地将自己的经验汇总成篇,并积极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谈及未来规划,罗万兴表示,自己计划着在俄语语言学方向进行学术深造,参加更多大型活动,将俄语声音传到更大的舞台。


陈学耀:做主动汲取知识的“耕耘者”

陈学耀,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缅甸语2001班本科生。获得北京大学推免资格。大学四年,他斩获许多奖项。获得2022-202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2022-2023年度广外校长奖章,本科生综合一等奖学金。获得全国大学生缅甸语演讲大赛本科二年级组二等奖,“云山杯”国际远程口译大赛缅甸语交传组初赛一等奖、首届高校缅甸语短视频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共青团员标兵、优秀志愿者骨干等称号。

陈学耀

陈学耀出于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以及对名校的向往,参考往年师兄师姐的经历,很早就确定了保研北大的目标。因此,他在大学期间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

在大一阶段,陈学耀坚信功在平时,非常重视日常的积累和付出。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打好缅甸语基础上,而背书则是他砌好基石的关键方式。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七点,陈学耀拿着缅甸语专业书籍,来到大田径场,用朗朗书声开启新的一天。对于背书任务,陈学耀坚持投入两三个小时来完成。“我会反复抄写一个个字母和单词来进行记忆,同时将每一课出现的单词和语法都牢牢印记在脑海当中。”陈学耀分享道。在背诵一篇篇课文的过程中,陈学耀逐渐体悟了文章的含义,理清了复杂的语法。同时,他还接触到了对象国的历史、文化、文学,对缅甸语的学习产生热爱,坚定了要在该领域继续深造的想法。

在扎实的语言基础下,陈学耀开始投身于实践之中。大二期间,陈学耀尽可能地参加缅甸语的学科竞赛。因为成绩优异,他被选中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缅甸语演讲大赛。但由于只有一年的缅甸语学习经历,陈学耀的词汇量和语法都十分有限,这场比赛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他的稿子被指导老师一次次推翻、修改,心情也时常处于低落状态。在定题演讲外,陈学耀还要准备即兴演讲。“我的临场反应能力一般,遇到紧急情况容易大脑一片空白,这让我压力更大。”陈学耀回忆。但是他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坚定信心,不断地打磨演讲稿,并积极向外教请教。他准备了大量话题,写成一篇篇缅语稿并进行大量的背诵。为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他对着镜子模拟排练,还主动找其他参赛同学加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在比赛中斩获了二等奖。

陈学耀心里揣着北大梦,他知道,要实现这个梦,得下一番苦功夫。他决定不只做课堂上的听众,而是变成了一个主动汲取知识的“耕耘者”。他不仅啃专业课的书,还读前辈学者的论文,连缅甸小说的中译本也不放过。书籍看一次不够,他要求自己反复阅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印象。同时,他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帮助他能更好地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关注重大事件和热点话题,理解作者的行文逻辑。久而久之,他了解了许多缅甸历史、文化、文学的相关内容。“在准备保研的过程中,大量阅读比死记硬背更加重要,我们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非做一个无情的背书机器。”在临近面试的时候,他给自己准备一场场“模拟面试”,不断提前设想老师问题并思考答案,帮助自己在正式面试过程中回答得更有条理和逻辑。

到了最后关头,陈学耀积极调整心态,按部就班、尽己所能地做好最后的准备。在面试过程中,他不卑不亢,自信大方,北大的老师们的问题往往比较宏观或者专业性很强,非常考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陈学耀在回答时找准角度、侃侃而谈。被问及一些不太熟悉的问题时,经过自己冷静思考,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充分展示了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面试过后一周,他如愿收到了北大外院的拟录取通知。至此,他为期三年的保研之路终以圆梦北大而告终。

无论是罗万兴热烈而又平静的追梦旅程,还是陈学耀厚积薄发、抵达心之所向的路径,他们都怀揣着热爱与梦想,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沉淀学识,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锻炼能力,书写着广外学子的青春风貌。以热爱星火为炬照亮前路,以坚韧之志应对未知与挑战,书写青春华美乐章。祝福每一位广外毕业生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期待更多广外学子以后浪之志学习前浪,期许诗与远方,奔赴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