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对话广外健身达人:这是一次探索自我的旅程

文字:曾昕 赵文梓伊 王瑶涵 陈炯儒 黄明玉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甜甜 发布时间:2024-04-24 点击数: 分享至:

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拿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提升思想认知的维度,享受独处的时光,实现从外到内的蜕变……在广外,有一群人通过运动,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让这些生活方式不只是停留在理想中,而是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聆听他们的故事,或许你也会拾得一份改变的勇气,实现人生路上的焕然一新。

改变需要契机和勇气,跳出舒适区也是

改变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人们往往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因而改变往往需要一个契机来推动。变得更有力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肌塑形、放松自我......他们开始运动的契机各不相同。但当他们抓住改变的契机时,就已经踏上了比昨天的自己更好的道路。

吴健昊在健身房锻炼

清晨,商学院的吴健昊走到卧推器躺下,双脚踩实地面,收紧肩胛骨,深吸一口气,缓缓出杆。健身房里一个个静默着的器械,在吴健昊的眼中,却是无比鲜活的存在。它们陪伴和见证了他在健身房这片小天地里实现的“人生的巨大改变”。

在入学两年半的时间里,吴健昊通过健身成功减重了70斤,体重从250斤下降到了180斤。回忆起开始健身的契机,吴健昊谈道,自己大一时参加校运会铅球比赛,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便想着通过健身来提升自己。

目标一经确立,便是他前行的动力。从此健身房里多了一个常驻的身影。吴健昊给自己制定了科学严密的训练计划:每周至少前往健身房五次,每次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训练。吴健昊回忆起在卧推器上锻炼胸肌的经历。一次,他想要将推举的重量从80公斤提高到90公斤。要实现这一进步并不容易,但吴健昊并没有感到害怕或选择逃避。他将10公斤的目标细化为每次增重1.5公斤。同时,他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也调整了很多娱乐时间来投入训练。最终他从最初两个月才能增加一次重量,到后来进步越来越快,最终完成了推举增重10公斤的目标。

健身带给他的,是愈发健康的身体和日渐显现的肌肉,是体型上的巨大改变,是对自己更充足的信心,是敢于实现突破的自我。在距第一次参赛两年后的校运动会铅球比赛上,他一举夺得了冠军。面对自己的进步,吴健昊开心地谈到:“我战胜了自己!”

健身房内,一位女生双手紧握划船器,向后屈髋俯身,收紧核心,背部打直,划出一条完美的曲线。她是来自新闻学院的张健婷,同样会按时前往健身房“打卡”。进入大二后,为了在保持健康的同时缓解专业课和辅修课程带来的学业压力,张健婷开始接触健身。“因为运动可以让我的思维跳出除了健身以外的事情,能够暂时放松一下。”

张健婷在教练的指导下纠正动作

“先增重再塑形。”这是张健婷为自己设立的目标。阶段性的目标不仅激励着她持续锻炼,更是使她心中的胜负欲熊熊燃烧。在专业教练的纠正和指导下,张健婷按照“三分化”训练模式增肌减脂,“练三休一”,将身体分为三部分针对性训练,她根据自身运动能力不断提高训练的强度,在不断精进自我的信念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除了训练,“增重”这一目标的达成更需要注重饮食的控制与搭配。要改变原有饮食习惯,减少碳水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但并不是多吃蛋白就好。”张健婷强调,想要达成更好的效果需要调整脂肪和蛋白质的均衡配比。在点餐时,她会根据专业教练的建议筛选食物,渐渐地她养成了记录饮食的习惯。经过一个学期的积累与沉淀,她成功增重八斤,也正因为“增重”这一目标,她在饮食方面探索出许多关于健康、养生的营养学知识。自律和坚持使张健婷一步步达到“胜己”的目标。

与瑜伽的偶然相遇也使夏安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暖阳的余晖透过瑜伽室的玻璃,将地垫上映出伸展体式的影子越拉越长,微微浸出皮肤的汗珠上也闪烁着微光。

来自会计学院的夏安仪在大一的体育课上邂逅了最适合自己的运动——瑜伽。“我和瑜伽也算是有缘。”原本抱着尝试心态的她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校瑜伽队,在训练的过程中夏安仪发觉自己对这项运动的喜爱日益加深。

夏安仪参加中国大学生健身瑜伽锦标赛

瑜伽是“刚与柔的结合”,夏安仪的每周训练也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着。对“刚”的练习,是对各个肌肉群力量的考验,“靠墙倒立”、腿部力量练习等都是训练的基本内容。“练完当天晚上腿会一直抖”,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之下,夏安仪并没有退缩,她不仅坚持每周两次的队内训练,还在课余时间去瑜伽室加练。在征服“柔”的过程中,夏安仪为了弥补先天胯骨部位柔韧性不足的缺陷,回到宿舍休息时也不忘利用床的阶梯压腿,“只要没有打字的任务我就压着。”坚持半年后,夏安仪终于做到了“单腿绕头”这个八级体式。“我非常享受训练。”夏安仪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成功超越了过往的自己,心中满载着自豪与喜悦。

最终实现破局的是自己。

“破茧成蝶”常常被用来比喻一个人从平凡到优秀的蜕变过程,每个阶段都充满了考验。一个人想要实现蜕变,也必须经历种种困难与挑战。最终实现破茧者,才能拨开黑暗的迷雾,展翅高飞。

在熟悉的羽毛球男双赛场上,来自英文学院的黄乐高高地跳起,迅速挥动手臂,用力向前扣杀,整个身体像弹簧一样收缩再弹开。黄乐从小学时期就与羽毛球结缘,之后的人生轨迹更是与羽毛球紧密交织在一起。然而,这条道路并不平坦,黄乐也曾陷入没有进步的瓶颈期。“那时候怎么打比赛都输,我甚至还把自己封闭起来,整整一个月没打过球。”黄乐坦言。

黄乐在羽毛球赛场上

通过自我反省和前辈们的帮助,黄乐开始培养自己的“战术思维”,并习惯性地在脑海中回放球的轨迹,以找到更好的接球方法。在那些日子里,他甚至梦见球滚过网的情景。当朋友为他取得的进步而欢呼时,只有黄乐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他感慨地说:“我连做梦都是羽毛球,怎么能不进步呢?”

同样走出舒适圈和实现破局的,还有来自经贸学院的彭子茵。刚开始健身时,她难免有偷懒的想法,但在不断的自我驱动下,现在的彭子茵已经将健身看作是生活中的乐趣。“我享受运动的当下,这一刻特别棒。”除此之外,彭子茵还解决了动作上的难题。“自由练习”对于刚接触健身的人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希望突破“臀部塑形”却苦于“动作不标准而见效慢”,彭子茵下定决心,一边跟着网上的健身博主学习,一边纠正自己的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终于度过了这一难关。

如今的彭子茵已经学会运用一系列专业的健身知识,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不断突破着自己的上限。原本一直坚持练习5kg哑铃的她,有一次想要挑战自己,选择了6kg的哑铃并咬牙坚持,成功做完十二个。挑战成功的彭子茵惊讶地发现自己看反了数字,实现了9kg哑铃的超越。“真的很不可思议!我发现我的能力可以达到比我想象中更高!”彭子茵惊喜地说道。

这是一次探索自我的旅程

运动的魅力不仅表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它对运动者内在产生的持久影响。正如吴健昊所说,肌肉可能会退化和萎缩,但“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是永存的。

运动“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吴健昊的性格。现在,身兼多职的吴健昊常常要接待来健身房咨询的同学们,除此之外,他还承担着带领田径队队员们进行训练的任务。这些工作都需要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足够的积极性。“我很难想象自己以前的样子,总是低着头走路,上课时不敢回答问题,宅在家里不爱说话。”吴健昊感慨,是运动,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自信和主动。

彭子茵在健身房的各种器材上进行锻炼

运动带给让彭子茵的,是对时间的掌控能力。“我变得更有计划了。”谈起自己的成长,彭子茵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很高兴地分享道。“健身使我更加专注去做一件事情,提高我的效率,让整个人的身心变得更明朗。”基于个人课程和健身的安排,彭子茵现在已经能够将“拖延症”这一曾经困扰着她的问题抛开,并且还养成了坚持做“To Do List”的习惯。规划感的增强使彭子茵更加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如今做事高效的她能够从容的完成每天的学习与工作事项,向着更好的自己稳步前进。

运动不仅能让人收获更好的自己,也可以给生活带来更多美好的人和事。黄乐就在运动的过程中遇到了积极提供帮助的师兄们、贴心且无私的教练。这些人的精神品质深深地埋进黄乐心中,生根、发芽。他继承了师兄们和教练的精神,尽己所能地去帮助羽毛球队内的学弟学妹们。“球不落地,不要放弃”的精神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就了充满韧性与冲劲的人生。

夏安仪则在运动中收获了对“美”的重新认知。在瑜伽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夏安仪经常与老师一同讨论和编排比赛动作,这个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她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对于“美”的认知与追求,在夏安仪眼中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认为“瘦就是美”转变到追求“有生命力的美”,她认识到有肌肉线条的美才是更健康科学的美。现在的她用“stronger”来描述自己,且敢于开玩笑道:“自己是超级赛亚人。”

运动不仅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也如同朝露般浸润着他们的心灵,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在运动中蜕变,变得更鲜活,更明媚。而踏上运动之旅需要的是作出尝试与改变的勇气,是突破自我、跳出舒适圈的决心,更是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毅力。

回顾健身之路,吴健昊直言,这是一次探索自我的旅程,让他探索到的更好的自己和全新的人生。“不要害怕改变,专注做好每件事情,结果会自然得偿所愿。”这是彭子茵在健身中的最大感悟。而张健婷则表示,“勇敢做出改变”既是她在健身中的收获,也是她对每一个想要尝试健身的同学的衷心祝愿。“不做尝试就无法看到路上的风景”是夏安仪在与瑜伽奇妙结缘后的感叹。黄乐则肯定改变的必要性并鼓励同学们:“与其以后被迫改变,不如现在主动追求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