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举办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

文字:西语学院 图片:西语学院 编辑:周喆 发布时间:2023-11-20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1月17至18日,“新时代 新视野: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暨首届“‘大湾区’高校俄语专业学生学术论坛”在深圳-广州举办。专家学者在“新时代 新视野: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这一主题下围绕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新动态、中国俄语人才培养中的俄罗斯文学教学、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新趋势等主要议题进行广泛探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教授、我校副校长焦方太教授,俄罗斯联邦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玛丽娜·丘穆丽娜在活动开幕式上致辞。

来自莫斯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及我校等17所高校的俄语专业师生参加研讨会。活动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我校共同举办,并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员会、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开幕式分别由我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晓敏教授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教师杨依依、霍利科夫主持。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俄罗斯文学教育与研究国际研讨会积极推动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向纵深发展,构建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新模式。此次大会既是增进友谊的活动,将推动中俄教育各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又是推动合作的活动,将深化拓展中俄教育各领域合作交流;还是借梯登高的活动,希望借助研讨会的成功经验,推动高校在俄语文学教学领域实现提档升级。

李和章致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主任刘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对俄罗斯文学的阐释和解读能够更加拉近中俄两国人民的距离,能够更好实现两国人民的心灵相通相知。中国俄语人应该完成好研究好俄罗斯文学的责任和使命。中俄俄罗斯文学专家学者汇集一堂,共同探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围绕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新动态、中国俄语人才培养中的俄罗斯文学教学、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新趋势等主要议题进行广泛交流,可以说恰逢其时。

刘宏致辞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会长王宗琥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新时代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要继续加强和深化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教师在教授和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时候,除了要有世界眼光和俄罗斯视角之外,还要有中国视角,要有更多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要更多地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俄罗斯文学文化,从而建立起俄罗斯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国学派。

王宗琥致辞

焦方太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在俄罗斯文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理论联系实际地围绕“新时代 新视野: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共同为推动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国学派的构建,探索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模式做贡献,主动回应社会需求,非常有意义和价值,体现了外语人,俄语人的责任和担当。

焦方太致辞

玛丽娜·丘穆丽娜在致辞中指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中俄两国在华南地区的校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在师生交流、学术会议、科研合作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

玛丽娜·丘穆丽娜致辞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张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历经几代学者近一个半世纪的努力,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次研讨会为讨论如何形成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如何构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张冰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之一的刘文飞教授在题为“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的主旨报告中,从悠久的学科传统和丰厚的学术遗产、完备的研究体系和齐整的研究队伍、千载难逢的学术契机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立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的可能性。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立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的路径问题,指出应建立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的学科体系、完善中国俄国文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凸显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的话语体系。

刘文飞作主旨报告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语言系主任列杰涅夫·亚·弗教授在主旨报告中围绕纳博科夫在中国获得关注的先决条件、纳博科夫小说《中国旅行》中的主题、纳博科夫作品的中文译著和中国学者研究纳博科夫的几大趋势等问题介绍了纳博科夫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列杰涅夫·亚·弗教授作主旨报告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文艺》主编刘娟教授在主旨报告“《俄罗斯文艺》——构建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国学派的重要平台”中指出,作为俄罗斯境外少有的专门研究俄罗斯文学的学术期刊,《俄罗斯文艺》为国内外学者提供发表学术成果的优质平台。刘娟鼓励青年研究人员开展俄罗斯文学研究,在介绍俄罗斯文学研究成果、传播俄罗斯文学、营造学术氛围、促进中俄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刘娟作主旨报告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语言系教授科罗文·弗·列的主旨报告围绕“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俄罗斯对此了解多少?”这一问题展开。报告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对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研究,部分材料为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情况的首次呈现。

科罗文·弗·列作主旨报告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张冰教授的主旨报告“中国的托尔斯泰研究——以托尔斯泰研究在北京大学的发展为例”重点探讨了北京大学与中国托尔斯泰研究独特发展的关系。其基础是各个方面,如托尔斯泰在北京大学的研究、其作品的翻译、相关教材的编写,以及在人才培养中发展托尔斯泰研究学科。

张冰作主旨报告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艺术中心教授布利希·娜·列的主旨报告题为“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小说中的言语绘画:文学课上的交叉性对话问题”。布利希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化具有交叉性,部分作家敏感地捕捉到了新的绘画趋势,这引发其文学创作的多元手法。

布利希·娜·列作主旨报告

教育部教指委俄语分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王加兴教授为大会带来了主旨报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俄语专业教学指南》框架下的俄罗斯文学教学刍议”。报告强调,俄罗斯文学是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五个方向之一,《俄语专业教学指南》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对这一培养方向做了具体的描述和详细的规定。各校俄语专业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切实重视文学教学,以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人文特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王加兴作主旨报告

又讯 11月18日上午,《20世纪俄罗斯文论:学人·学派·学说》一书的新书发布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该书由广外和深北莫两校俄语专业教师杨可、李昂、费俊慧、周兴武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俄罗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其作者为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首席研究员К.А.巴尔什特教授。正如原作者在“致中国读者”中所言,其中译版的问世“有助于形成对俄罗斯文论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加强中俄之间的科学与文化交流”。发布会由我校西语学院俄语系主任陈欢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主任张冰教授在发布会发言中强调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及其出版意义,巴尔什特教授本人也发来了视频问候。

新书揭幕仪式

闭幕式由教育部教指委俄语分委员会委员、我校俄语中心主任杨可教授主持。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宗琥教授致闭幕词。他表示,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将继续加强和深化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要更多地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俄罗斯文学文化,从而建立起俄罗斯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国学派。新时代赋予了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和研究新的使命,我们将与俄罗斯同行们一道,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创造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美好未来。

本论坛旨在提高大湾区高级俄语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国学派的构建,探索中国俄罗斯文学教学的新模式。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