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30日,由我校经济贸易学院、黄埔研究院、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发展合作研讨会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传添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论坛围绕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国际发展合作现状、新型产业政策变化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为推动中国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发展格局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线下会议现场
何传添表示,当前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多重复杂环境。对外面临着局部领域、局部环节的供应关系紧张,沿着供应链造成更大范围地供应不足的情况;疫情对全球各国生产生活和对外经济交流都造成严重的冲击,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对内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并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在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在危机中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更好地参与和引领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他期待与会人员通过本届论坛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更加深入研究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发展合作的相关问题,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中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中国智慧。
线上会议现场
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长江产经研究院开放经济研究方向首席专家张二震指出,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强烈需求,并呈现出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服务化的五大趋向。中国亟待以更高水平开放以应对全球化逆流,依托自主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开放平台深化国际合作,发挥本土市场规模优势集聚高端要素,利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释放集聚效应,加快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产业生态,积极实施自贸区战略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长、黄埔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指出,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产业链从两极模式转向“三足鼎立”的格局;俄乌战争加速全球产业链脱钩,技术进步与数字经济融合推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逆全球化浪潮冲击全球产业链,外部需求剧烈波动导致新兴市场产业链需求萎靡,新兴经济体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的单一经济结构加剧产业链脆弱性,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间产业链割据趋势导致低端锁定效应和两极分化,未来中国需要重视亚洲产业链在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的重要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洪钟从区域化和主权化的角度出发,对全球秩序的转型特征、转型动机和转型趋势进行了深度解读。他认为,国际秩序正从“大缓和”走向“大转型”时代,他通过比较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宏观数据趋势,论证了中国在国际秩序大转型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产业链发展将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和主权化的特征;中国未来发展最大的缓冲力还是在亚太地区,他通过数据论证中国成为东亚消费和生产中心的可能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院长李小平指出如何在保持政策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正确运行的体制机制是打通整个经济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议题。政策协同对复杂的政策组合成功至关重要,但现有的研究更多地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公共政策制定。因此,李小平将政治协商的概念拓展至公共政策治理,分析中国在面对社会治理中复杂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时所采取的系统性优化方法;借由新发展格局这个事件节点,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产业转移升级之间的协调性,进而找寻得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
《国际经贸探索》主编陈伟光认为,全球产业治理和新型产业政策是高度关联的,着重解答了什么是全球产业治理、新型产业政策的“新”在哪里、全球产业治理的要义是什么、新型产业政策之间的国家博弈意识是什么、美国新型产业政策与中国新型产业政策之间的地位是什么等一系列富有深度的问题。他指出,未来的产业政策和全球产业治理将更注重经济安全和产业韧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的冲击之下,原来的产业观点将有可能被淘汰,需要以更新的视角和战略的观点去看待未来产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徐秀军指出,冷战后全球产业链呈现呈现复杂化、分布式、知识化的特征;当前大国全球产业链从同归竞争走向异归竞争,从经济逻辑逐步转向政治逻辑;他表达了对未来经济全球化和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担忧。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鲍晓华指出,当今全球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需要重构产业链;未来中国区域产业链会进一步强化。
在三个平行论坛上,组委会从来自国内外30多篇论文征文甄选出12篇论文作主题报告。会议第一阶段由我校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原院长李铁立主持。第二阶段由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部副主任崔日明主持。各阶段主旨发言结束期间分别由我校国际经贸中心主任陈万灵以及我校宣传部部长申明浩进行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