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3日,“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建设与发展主题沙龙”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我校北校区召开。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处长李金俊,我校副校长焦方太,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共9所高校的23位代表参加了本次沙龙。

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举行建设与发展主题沙龙
焦方太在致辞中感谢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并对八所兄弟院校群策群力、全力支持联盟工作表示感谢。他从“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凸显岭南文化特色”和“发挥成员高校各自特长”等方面展开相关论述,期待兄弟院校在沙龙上各抒己见,共谋联盟未来发展,共绘联盟未来蓝图。

焦方太致辞
李金俊在线上致辞中指出,联盟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共同体、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孔子学院在中文国际教育、加强中外友好合作与人文交流等方面重要作用的使命。他对各联盟单位高校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表示肯定,希望继续加强沟通交流,明晰发展目标,汇聚更大的力量,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

李金俊线上致辞
各联盟单位高校代表针对各自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围绕相关主题分别进行发言。中山大学中文系国际汉语中心主任张念就“师资共同培育和教材开发共享”主题发言;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庆年针对“决策咨询的实践案例和调研报告”主题发言,并对新常态下孔子学院发展提出建议。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李萌(线上参会)、暨南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蒲若茜分别就“国际传播的媒体支持和专题策划”主题发言。
我校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吴俊峰就“理论研究的特色发展和成果呈现”主题分享我校“中文+多语种”国际中文人才培养路径。澳门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陈忠(线上参会)、广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汤萱、岭南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志军分别就“年度高端论坛和高端智库建设”主题发言。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谭伟红就“孔院发展如何推动中国大学走出去”提出推进汉语服务本地化、职业化、学科化,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华文化工作坊”。我校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柯晓华针对“疫情下如何做好孔子学院工作”发言。会议期间,各联盟单位高校针对孔子学院师资建设、教学活动、应对疫情、政策咨询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并表示希望进一步增强各联盟单位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将继续秉持“互通互鉴、合力共赢”的宗旨,落实联盟成员高校的责任,深化成员间的交流合作,聚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各成员高校的孔子学院在国际中文教育、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外文明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湾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