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中国文化节:演绎大唐风韵 重书盛世华章

文字:刘哲怡 谭雁清 实习记者:柏嘉豪 图片:江隽源 罗紫玥 张翀 实习记者 龚琳琳 林晓芳 刘佳镛 黄漾漾 编辑:周喆 发布时间:2020-12-11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2月10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幕式暨第十一届中国文化节于北校区举行。此次中国文化节以“大唐风韵,盛世华章”为主题,精选唐诗、科举、唐装、建筑、书画、科技百工六个唐文化元素,通过演出与摊位活动的形式,挖掘唐文化内涵,弘扬唐代传统文化。我校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中文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民乐演奏.jpg

乐器表演

武术之风,揭开中国文化节之幕

笛声悠扬,鼓声响起,武协表演者们通过一段武术表演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侠客豪情的世界。一招一势,缓若行云,急如骤雨。鼓声愈来愈急,表演者们踢腿勾手,再侧翻落地。尔后,音乐声止,表演者们抱拳拱手后退场,中国文化节正式拉开了序幕。

中文学院党委书记周东兰致开幕词。她表示,疫情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但却不会使文化的传承停步。作为中文学院的经典活动与文化品牌项目,中国文化节旨在传承中发展文化,在发展中创新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学子的生活中,让学子们更好的汲取文化智慧。此次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武术表演2.jpg

武术表演

乐声阵阵,领略大唐风韵

在方言朗诵《将进酒》节目中,朗诵者们一齐用普通话吟唱《将进酒》,随后,朗诵者运用不同的方言单独吟诵,潮汕话、粤语、山西话、湖南话、湖北话、雷州话与《将进酒》相遇,摩擦出了不同的火花,展现了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结尾处吟诵者围成一个圆心,如牡丹绽放一般,尽显盛唐气象。

在《一梦盛唐》舞蹈表演中,姑娘们踱步而来,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衣袂轻扬,罗袜生尘,舞动大唐国韵之风,使观众们在她们的舞步中窥探大唐风韵。在节目《盛世长安录》中,中文学院歌队的同学们以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校器乐队为大家奉上了一首《月儿高》。琵琶声起,古筝附和,清脆的琴声与悠扬的葫芦丝一齐为大家展开了一幅皎皎月明图。演奏者们手指灵动,轻拢慢捻抹复挑,弹奏出的琴声清脆,好似颗颗珍珠落入玉盘中。倾听着乐曲,观众仿佛看见了那一轮高悬的皎皎明月,银光灼灼,诗意朦胧,令人迷醉。

现场活字印刷.jpg

体验活字印刷

主题摊位,体验盛世文化

本次文化节的6个主要摊位分别涵盖了科举考试、古代兵器、古城建筑、服饰妆容、饮食文化、书画方式等中国文化元素。随着各个摊位开始布置、运作,一幅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的长安街景图也徐徐展开。观众可在不同摊位阅读诗词雅句,参与游戏互动,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方式加深对唐代文化的了解。“千机坊”摊位展示了我国古代伟大发明活字印刷术,一个个泥格整齐排列,一刷、一按、一提,一首《长恨歌》就赫赫在目。“投壶”游戏上,参与者们依次投矢壶中,掀起了阵阵欢呼的热浪,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同学驻足围观。“三十春”摊位展示了唐代包括飞花令、对对子、簸钱币等古人行酒令时的游戏,酒香袅袅,诗意翩翩,让人眼前一亮。

此外,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语保志愿者工作站亦受邀参加,通过古方言地域分布展示、方言念诗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到方言的魅力,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对方言的保护中来,共同为留住宝贵的方言文化出一份力。

一位来自中文学院的刘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她了解了唐朝妆容知识,也体验到了毛笔书写的趣味。同时,此次的方言游戏非常新颖有趣,让她领略到了方言与传统文化相遇的魅力。

合影.jpg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