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由我校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及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研讨会暨认知语言学与跨文化研究青年论坛召开。本次会议以“融合发展”为主轴,关注外国语言文学与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的可能性。来自国内外各高校300余名学者相聚云端,共同聚焦认知语言学与跨文化研究同技术的互动,将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维度延伸到了语言学和跨文化领域。我校副校长何传添在会上致辞。
何传添表示,人工智能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顺应时代之势,合乎发展需要,并强调我校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与支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葛诗利表示,我校在外国语言文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同时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茅银辉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西语学院的具体情况,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同时表达了学院对老师们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的支持。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同济大学教授朱建华、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冯小虎、南京大学教授常玲玲、我校教授刘齐生四位认知语言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围绕跨文化技术认知和语言问题、新文科与区域国别研究发展、认知语言学中的投射与构式、符号景观的构建过程等内容作主旨演讲。论坛同时开设“德语语言与认知研究”“话语比较与跨文化研究”和“跨文化视域下的抗疫智能技术认知”三个研讨单元。
分论坛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青岛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15名青年学者分享学术成果。报告吸引了大量师生聆听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