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3日,由我校翻译学院、法学院和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联合主办的医药领域模拟谈判口译工作坊在知识城校区举行。
活动中,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执行院长李青表示,模拟谈判是我校实践性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活动充分发挥了广外“外语+专业”的传统和优势,有效促进了各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
合影
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硕博士研究生代表、相关行业人士代表以及我校翻译学院、法学院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的48名研究生任谈判译员。模拟谈判代表由北京中国研究中心教师Shelly Ochs、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英语教研室副主任李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朱珊、我校翻译学院外籍教师Stephen Rake担任,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等进行专业指导和点评。
医疗纠纷模拟谈判现场
模拟谈判项目包括医疗纠纷谈判和干细胞科研成果转化谈判(知识产权)两个主题,分3个场次进行。项目开始前几周,翻译学院医学语言服务研究中心教师陈庆等策划组织各参与学生积极进行各项译前准备,法学院研究生在专家指导下构思了本次模拟谈判项目的剧本,翻译学院研究生翻译了谈判剧本。其中,医疗纠纷谈判由争议事实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和确定最终方案三部分组成,涉及医疗纠纷基本事实经过、责任的划分和履行解决方案等焦点问题;干细胞科研成果转化谈判(知识产权)由专利背景谈判、主体资格审查、专利内容谈判和法律适用谈判四部分组成,谈判双方在运用专利法和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理论与规则,就争议解决机构与法律适用问题、违约条款、核查时发现低报时产生的利息问题三项问题达成决议。
干细胞科研成果转化模拟谈判现场
本次工作坊活动的开展充分考查了谈判译员综合运用翻译、法律、医药和商业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法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欧阳同学表示,“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踏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在场老师专家的点评让我收获很多。”
本次活动开启了知识城校区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翻译学院、法学院和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将与入驻知识城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利用知识城这个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