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由我校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非通中心”)主办的“‘双一流’背景下创新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我校国际会议厅召开。学校教务处、发展规划处、东语学院、日语亚非学院、西语学院、中文学院、经贸学院、广州市非通用语种智能重点实验室等各单位负责人及非通语种各专业教师代表汇集一堂,就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非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会议特别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原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彤作主旨发言。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焦方太在会上致辞。
会议现场
焦方太向来宾介绍了我校非通语种的发展历程,以及我校非通的双外语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培养的趋势,希望非通语种所在的三个学院能够强化共识,通力合作,并与各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努力培养更加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焦方太希望我校非通中心能够结合北外、上外的经验,进一步创新我校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焦方太致辞
孙晓萌作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旨发言,她从国际政治格局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理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指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战略地位的重要途经之一,强调了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她还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在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如新增亚非地区研究二级学科、聘请研究员授课、开设跨学科课程、建设各种联合培养项目等。
程彤的发言题目是“上外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他指出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加强全球致力人才培养,突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在多语种的基础上,将不同学科打通,让学生形成复合型学科结构,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和专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我校非通中心主任全永根在主旨发言中介绍了我校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改革。全永根指出,目前我校非通中心正在做“外语+”培养模式的尝试,目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 “通语言、懂文化、会专业”的“非通用语+专业”的复合型国际化高级人才。
合影
教务处处长姜琳在发言中肯定了我校非通用语种专业的重要性,强调了学校对非通专业的大力支持。她指出,我校的非通用语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国家战略,还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同时还要考虑各个非通用语专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采取不同的策略,分层分类发展。她提出了对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建议。
会议由东语学院院长刘志强主持。教务处、东语学院、西语学院、日语亚非学院、中文学院、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围绕学分设置、课程设置、资源调配、学科交叉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