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武侠小说,外行人就会想到梁金古,甚至会想到近期小说不断被搬上电视的黄易,对温瑞安这个名字却相当陌生。但在武侠迷眼中,温瑞安却是一座可以和梁金古比肩的高山。金庸创造了历史与武侠相结合的风格,古龙创造了诡秘与武侠相结合的风格,而温瑞安创造的公案与武侠结合的风格同样征服了一代人,其影响至今犹在。温瑞安向来不喜在媒体前曝光,直到最近他的作品连连被搬上银幕,人们才在相关的宣传活动中见到他。
温瑞安于一九五四年一月一日,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九六一年小学一年级。因怕生,抵死不肯上课,故由姐姐陪同上学,并要其姐留在课室外不去,足有一年半。年来未交一友,未离开过课堂一步,全得第一名,七科平均九十九分,极得教师疼爱,曾罚站一次,已引为耻大辱,毕生难忘。至次年始「性情大变」。在班上极其活跃,成为班上的锋头人物。17岁在《武侠春秋》发表处女作《四大名捕》,从此踏入武林,至今仍撑着武林半边天。
不写大侠写捕头
温瑞安成名之时正是金庸和古龙退出江湖之时。当年有一种说法:“武侠到金古手里已经写尽了。”那么温氏以什么武功在称霸武林的呢?
“的确,那时候,说到写大侠,金庸先生首屈一指;而如果说写温情侠客,古龙堪称一绝。”温瑞安说。
但他究竟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我的小说里面比较多崇尚王法和崇尚江湖义气两个信念的对立。事实上,我本人比较偏向江湖义气,为人应该为友和为邻。大侠金庸都写遍了,我再写就太没意思了,所以我决定向实,着重人性的刻画。”
也许因为温瑞安喜写案件型武侠,捕头一直是温氏小说中不可缺乏的人物。对此,温瑞安解释道:“我的确比较多写捕头,捕头等于现在的警察。但我书中的捕头都是阳奉阴违的,表面维护的是王法,事实上,也是仗义的小百姓。就像我小说中的人物铁手说的:我只是一个姓铁的小老百姓。”
金庸是偶像古龙是老师
33年前,温氏挟《四大名捕》独闯武林时,金庸已经将要完成他的封山之作《鹿鼎记》,而古龙正名噪一时。那时候,金庸是一个武林宗师,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正打算功成身退。而古龙是一个不服气的少年天才,光芒如流星般灿烂,一步一步地冲击着金庸的武林地位。金古争霸触动了每一个热爱武侠的少年,温氏恰是其中被触动的一个。
温瑞安坦言金庸和古龙是他武侠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金庸是我的偶像,古龙是我的启蒙老师,读者对金庸的小说是长情的,可以翻读很多遍。他每次改版我都会看,即使我不太喜欢。而古龙我则有点可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便是,‘一时能狂便算死’,他的激情是瞬间勃发的,他的小说并不像金庸那样遍遍是精品。”
温氏武侠的语言最收推崇,但可看出他受到金古的深深影响。
金庸的语言属于30-60年代的,袭用《红楼梦》式的文言白话写作,所以其小说百看不厌,已成了艺术作品。古龙用的是海明威式的短句,用纯粹洋化的现代语法写古典武侠,使武侠小说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时代节奏配合。而温氏的语言是将他们两者融会贯通。
“虽然我本人个子比较矮,但我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温瑞安笑了。
当记者问及新一代武侠掌门黄易,温瑞安表现出极大的遗憾:“我和黄易可以说是有缘无份,我三次想读他的书三次都因种种原因没读到。他是新武侠中比较出色的一个,有很多读者,年轻们都很喜欢他的小说。”
对“孩子”一视同仁
与金庸公开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说人物相比,温瑞安对自己塑造的人物有着父亲对孩子般不分彼此的爱。
但记者要他说出他最喜欢的小说人物时,他显得相当为难:“一定要选出一个吗?(几个也行。)这就像我膝下有很多个孩子,你一定要我选出一个最喜欢的。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尽管我心里肯定是有那么几个特别喜欢的,我也不好说出来。 放过我吧!”
还要再写七八年
武林中人,有金盆洗手,自然也有闭关修炼。温瑞安就闭关了十年。“其实这十年间我还在写,只是不发表而已。我一直保持着每小时4500字的记录,与倪匡扯平,最多时每天能写18个专栏。”
“我不发表的原因是中国的盗版太厉害了。我们常用“地大物博”来形容中国,但是我们广东话常把这一句改成“地大勿搏”来形容作家书商们的境况。盗版有个好处是便宜,能够让口袋不丰的学生们看到我们的书,但盗版自身的缺憾也误导了他们。”
对于武林中人盛传温瑞安完成四大名捕后就将封笔,温氏亲自辟谣:“我的《名捕震关东》和《少年四大名捕》还没写完,估计未来七八年间我还会写下去的。我喜欢旅游,也许会边游边写吧!
古龙有很鲜明的三个创作期,而温氏的创作却无界限。他说:“我的原则是‘不让一天无惊喜’。我一直在突破,力图不让作平重复,如不能做到这样,我宁愿不写。”
电视改编重在尊重原著精神
目前,温瑞安已经有11部书签了拍电视,成为继金古黄之后,另一个荧幕武侠宠儿。于是记者顺水推舟地问他觉得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值得改编为电视。
“容我大言不惭,一是我得到年轻一代的支持,二是我的作品写的好。”温瑞安露出少年般的轻狂,“我比较了解年轻人。虽然我今年也五十了,但比起金庸来,我还小三十岁,比起古龙,我小18岁。所以说,我还算年轻的。”
古龙的小说每次被搬上电视都会惹来古迷的狂批,因为在电视版中古龙的著作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温瑞安也难逃这个噩运。曾被他称为他的小说中最值得改编成影视的《逆水寒》的电视剧版最近正在全国热播。
“我看了《逆水寒》的前四集,老实说,这四集与我书中写的完全不同,很多角色都不是书中写的。但我接收它的原因是它保留了原著的精神,这一点很重要。我了解他们改编的原因,原著里是九个男大侠,太阳刚了,而电视中加了一个女侠,就有了个‘情’字。”
虽然电视改编又各种不尽人意得地方,但温瑞安以宽容得态度审视。“我曾做过十年之久的电视工会创作主任,将书中的意境用画面表现出来,会迫不得已改动原著,我很同情编剧。”
与偶像金庸爱在自己著作改编的电视剧中插两手相反,温瑞安表示,他只会提供意见,不会过多的干涉。“我对《逆水寒》的选角就很满意,我很喜欢张智霖的演出。”
(此报道是在《逆水寒》广州发布会上对温瑞安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