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六十九年前的十二月九日,华北学子冒着刺骨的寒风走上街头呼喊“抗日救亡”的热切诉求,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揭开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序幕;六十九年后的今天,一场爱国主义讲座同样在广外大南校区唤起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

12月19日下午,这场名为“从我做起——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讲座,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了。主讲人是政管学院的彭未名教授。
首先,彭未名回溯历史,重温“一二·九”运动所昭示的民族精神。接下来,他从多个角度详述何为爱国主义。

从自身出发,爱国主义是对国家负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修身”,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要具有远见,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时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才能看得更清晰。彭未名谈到节约也是爱国的表现。想想我们国家还不富强,想想我们国家资源还很贫乏,小至一张纸,我们都应珍惜利用,为国家而严格要求自己。
及至教育层面,彭未名认为当今爱国教育有所缺失。读书为自己,为挣大钱,为讨美人,是彻底失败的教育;唯西为上,贬中以下,更是奴性的亡国的教育。教育影响着民族之前途,关系着国之存亡。然而当前某些现象,却发人深省。身为大学生的“中华小姐”姚美女对几亿观众说自己要钱不要国家。而如今又何止一个姚美女?这恰好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是多么必须、迫切。

彭未名铿锵有力的演讲,生动丰富的事例,让听众更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有只买国货的韩国人,为国牺牲个人名利的以色列“世界小姐”,感动中国观众的美国小伙丁大卫,还有高度自觉的大和民族。
最后,一曲激情澎湃的“我的中国心”结束主题演讲,进入提问环节,在场同学与彭未名进行了热情的交流,展现了广外学子的浓浓爱国情。
会后,记者也就几个热点问题采访了彭未名教授与学工处副主任罗海洋。
罗海洋指出,强调爱国主义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举办此类型的讲座也是基于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在当今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中,爱国主义又是无可替代的。

彭未名则补充道,发展是硬道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就是令国人发奋图强,为国家的崛起,民族的振兴而努力。谈及当今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彭教授认为,在现代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在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的同时,却没有注重人文教育的提升,甚至有所倒退,这当中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贫乏。所以,他指出,未来应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广外这种涉外型高校,也可以在外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通过开设各种人文讲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最后,彭教授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铭记“一二·九”,铭记抗战时期热血学子用青春与生命谱写的伟大历史。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铭记“天下兴亡”,是“我的责任”,“从我做起”,接受新的挑战与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