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看日本”引领“人文大讲坛”完美开局

文字:罗丹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3-03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33日下午2点半始,校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人山人海。台上一位儒雅睿智的学者侃侃而谈,台下笑声阵阵,这是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海鸥教授在我校讲授“我看日本”。本次讲座是由党委宣传部与东语学院联合主办的,同时也是“人文·时政大讲坛”的第一讲。

 

作为中山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授,张海鸥于03年至04年期间赴日本东海大学任访问研究员。在日期间,他对日本文学与文化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躁动的大日本军国主义情结

 

讲座一开始,教授就谈起了备受人瞩目的日本军国主义情结

 

“我在复旦读书的时候,有一个师弟是日本人。有次我们说到日本应该为二战期间对东亚各国的侵害表示道歉。师弟激动地说,日本为什么要道歉?日本在二战期间也牺牲很大,并且二战中日本把自身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了东亚各国;很多东亚国家还因为二战而由英美殖民地变为独立主权国家。”

 

教授用自身见证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有一次我在日本的大街上,看见一辆宣传车,装着3个大喇叭招摇过市。车身上写着:废除宪法,还我主权。我想,这里的宪法指的是宪法第九条,也就是日本不能拥有自己的武装队伍,只能组织自卫队保护国家安全。宣传车在大街上肆无忌惮。日本朋友说,日本50岁以下的人几乎都是受到这种教育长大的。”

 

他愤慨地说道:“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复活不复活的问题,我看它根本就没有死过,而且还活的很旺盛。这种军国主义情节在日本根本就没有安息。”

 

经济和社会发达  秩序与制度文明

尽管军国主义缠结,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达举世皆知。教授在这一点上有很深的切身体会。

 

“这种发达很自然地体现在交通上。我很喜欢日本的交通,真的很先进和发达。它的立体交通网络很完善,而且交通标志简明易懂,每个拐弯的地方都有指向。日本的城乡差别也不明显,贫富差距很小。这使得我联想到了广州,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广州很难给人安全的感觉,贫富差距过大影响了我们城市的社会治安。”

 

教授说,中日除了这一差别以外,另外重要的差别体现在秩序和制度上。“对经济上的赶超我对我们国家充满了信心,可是对秩序和制度上的赶超我就没底了。”他坦白地说道,我们和日本在秩序和制度上的差别让他惊心动魄。

 

他用鲜活的例子表明了这种差距。“拿排队来说,刚到日本的时候台风即将登陆。我很清楚地记得一天在新宿车站,人山人海,大家却很规矩地等待电车。排队的队伍是一列接着一列的,每个人都很自觉地接着站队,这列排满了再换另外一列。电车来的时候队伍也是按照列的顺序上车,不像在我们国家,所有先上车的都是站在队伍最前面的人。这让我觉得我们和人家真是差别太大了。”他用日本人人过红绿灯的例子再次证明了这种论断。“日本人在红绿灯面前总是很安静地等待的,不会东张西望想随时偷溜过马路,即使深夜无人的时候也是如此。我刚去日本的时候还带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几次之后我就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于是也开始傻乎乎地看着红绿灯,摒弃东张西望想抢溜过马路的习性。”

 

日本人性格中的优点

“我总结出了日本人性格中的优点,那就是:诚信、敬业、耐心和效率。

 

寻找诚信成为了我们民族的重大课题,而在日本人身上却很好地保留着。”教授清晰地记起了自己在中日两国之间买机票的经历。“一次我在南方航空公司购取日本的机票,后来误机,退机票的时候,按道理扣除20%,还可以拿到1500元左右,可是后来最终拿到的是缺乏手续的720元,而且对方还说投诉请便;在日本购机票的时候,对方要求我汇款到帐,刚开始我还担心,后来就抱着交学费的心态汇款了,结果人家很守信地确保了我的机票,后来我顺路去拿,还退回了我预先邮寄的500日元邮费。”

 

他说,日本人的敬业和耐心体现在各个方面。他们生怕自身出一丁点问题,总是反反复复地检查自己的工作。“一个人能的工作是靠敬业来保住的。一个教授开玩笑地说,在日本是一个聪明人领导着一群笨人强化自己的工作意图,而在中国常常是一个笨人领导一群聪明人,而聪明人各个想怎么采取捷径完成工作。”

 

教授还用一个词来表述了自己眼中的日本文化——善待。“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文物,善待自然,善待环境。日本的这种善待意识无处不在。”他说,日本人会很努力去保护文物,比如同时期的宋厚本,日本完好无损,而我国则破烂不堪,我们的确很需要向日本学习这种善待意识。

 

不过,教授提出,日本的这种善待,有的时候是以其他国家的牺牲为代价的。“比如日本善待自身的环境,其森林覆盖率67%,不砍伐本国的树木,却大量进口中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木材来修建自己的木屋。想起这一点我就不舒服。”

 

教授诙谐的语调,充满感性的经历讲述以及对日本社会现象的分析,博得了满堂彩。在他的讲述完毕后,许多同学提出了精辟的问题,教授都作了精彩回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教授表示,广外举办“人文·时政”大讲坛将很好地推动本身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活动,而讲坛本身的主题也切合广外本身的实际。

 

前来听讲座的师生们挤爆会场,聚精会神

 

宣传部长孔晓明主持本次讲座,他在总结时表示,今天的讲座有高水平的演讲者、热情好学的听众、优雅的场地环境,可以说是“人文·时政大讲坛”的完美开局,这一讲坛将继续办下去,改由宣传部与图书馆联合主办,力求提高全校师生的人文素质,为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