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视点)冯骥才让我感动不已

文字:罗丹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3-15 点击数: 分享至:

举世瞩目的“两会”落幕了,《反分裂国家法》激动人心的出台,温家宝总理的温情对话,几千名代表提出的各种建设性议案都让我们对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了信心。不过两会期间最让我感动的是冯骥才。

 

“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失”、“我们正在乐呵呵的破坏我们的文化”,这就是冯骥才的“居安思危”。他有一大堆的称号,但是我最喜欢其中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而事实上冯骥才一直在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奔走。

 

最早让我接触冯骥才的是他的《一百个人的十年》,这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们在幸福快乐的今天还不能不去惦念曾经发生在我们民族的灾难。

 

“历史的图景一页一页无情地翻过。不管他繁花似锦。还是鲜血淋淋。变幻无穷是历史也是生活的本质。但那些曾经在历史的黑夜里受苦受难——甚至死于非命的人们,注定只是一种可怜的牺牲品吗?”

 

正是这种对历史本真的态度,让我对冯骥才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化,冯骥才也保持着这种本真。2004年在政协会上冯骥才提议仿效法国确立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以便树立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而这次再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分,冯骥才在两会期间做客强国论坛,谈到:“我有两个提案:一个是要加紧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还有就是请人文知识分子参与城市构建。”

 

 冯骥才在两会期间做客强国论坛畅谈“民间传统文化保护”

 

的确,我们太需要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自身的文化关注越来越少,直至我们意识不到那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那些曾让我们骄傲不已的杰作,现在传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即便想学的人,也因为没有门路而苦闷不已。我就有一个同学,从小就非常想学“粤绣”。可是她遗憾地告诉我说,如今根本就很难找到人教了,这个心愿拖到现在还不能实现。

 

诚如冯骥才所说的,我国的民间文化基本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官方的正面保护还非常的少,而有文化保护意识并且愿意奉献精力的人也鲜见了。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天津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对冯骥才在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方面的工作表示赞同和钦佩,认为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冯骥才说,我们的工作得到政府的认可,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今后开展工作可能会更方便。目前保护民间文化缺钱还缺人,可是冯骥才的那份坚强不缺:即使暂时不能给我们帮助,孤军奋战我们也要继续做下去!

 

正因为有了冯骥才这种牢牢抓住民族文化的根的人,我们才没有在世界的文化园林中迷失自我。怀着这份享用文化的感恩心情,冯骥才在这个春天又让我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