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3·15关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文字:阮涵 陈曦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3-16 点击数: 分享至:

  今年的“3·15”与往年相比,有了一个更为引人注目的主题:食品安全。去年,劣质奶粉、毒粉丝等一系列事件给中国人饱受伪劣食品侵害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全国各阶层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统计,食品安全类投诉占受理质量投诉总量的12.42%,涉及超保质期、夹存异物、含量超标、原料掺假等多个方面。

食品安全事件触目惊心

“苏丹红一号”事件

  3月4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公众通报,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从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同批次产品已被责令下架召回。该样品即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两个样本。“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添加进食品中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2004年5月,安徽阜阳农村的100多名儿童患上了一种怪病。本来健康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变得四肢短小,身体瘦弱,而脑部却显得很大,当地人称这些婴儿为“大头娃娃”。据阜阳市政府核查,有13名婴儿因这种怪病夭折。而该病的“元凶”,是一种伪劣婴儿奶粉,它们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物质不及国家标准的1/3。据了解,这些奶粉大多来自内蒙古、东北等地区。

广州散装毒酒事件

  从2004年5月11日开始,短短几天时间内,共有40多名因饮用散装白酒而中毒的患者住进医院,其中14人死亡。经调查,不法商人李某将工业酒精销售给程某,程又转手给易某,易某将这批工业酒精分别卖给钟落潭镇散装米酒地下生产窝点的易树发以及太和镇地下窝点的易辉发。这两个窝点将工业酒精勾兑成散装米酒出售,酿成了震惊全国的毒酒事件。

为食品安全立法势在必行

  对于食品质量的关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得到了集中体现,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仅一天,议案组就收到了代表联名提交的议案95件,其中有关食品安全的排在首位,共有233名代表联名提交。我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委员卢景辉在今年1月广东省的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质安全监管力度的建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卢部长。

  卢部长说,他是受同事启发,经过调研后发现,食品的卫生安全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食品的安全关系人民的身体、家庭和社会。另一方面,他觉得这也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所在——积极献言献策,关注民生问题。

  在提案中,卢部长从问题的产生入手,详细分析原因,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他觉得,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超标”严重;集体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商人急功近利;监管执法打击力度不够。针对以上问题,他提议政府加强以下各方面的实施和落实:

    1.制定食品安全法,加大对构成食品质量安全威胁责任人的惩罚力度;
    2.加大食品卫生安全宣传力度,要彻底改变目前在广大农村这种宣传几乎为零的局面;
    3.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的建设;
    4.加强媒体监督力度;
    5.建立重赏举报者制度;
    6.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

  卢部长希望通过他的提案让全社会,特别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自觉抵制不健康的食物,不要贪小便宜而误了大事。但是,在源头上进行治理更重要。他希望各生产产家严格依法经营,像为自己一样地为消费者着想。各政府机关也应加强执法的力度,堵住不健康食品的来源。

学生饭堂食品值得信任

  对于学生来说,食品安全问题与他们联系得最密切的莫过于学生饭堂的食物问题。为此,记者还采访了我校学生饭堂的有关负责人。

  据了解,饭堂的粮、油、肉是通过竞标选择进货单位的。只有卫生许可证、动物检疫证等证件齐全的单位才能参加竞投。竞投会是公开公正的,由学校学生代表、工会、学生处、财务处以及纪委的代表参加,这充分保证了饭堂原材料的新鲜和卫生。在食物的烹调过程中,卫生也特别讲究,像青菜烹煮之前,都是先要去掉烂叶清洗干净再用水加以浸泡,所有过程都必须进行得一丝不苟,因为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剩菜剩饭处理的问题上,该负责人称,饭堂每一餐的剩菜剩饭并不多,因为饭堂用餐的人流量多少是有一定规律的,负责烹调和调度的厨师经验都相当丰富,对饭菜的量拿捏基本比较准,即使剩下有少量的饭菜也是用保鲜纸封好,放入冻库,下一餐再拿出来炒熟炒透,但是量都很少。

  食具的清洗更为讲究:首先要用水冲去食物残渣,再用洗洁精泡洗,用清水清洗,然后放入远红外线消毒碗柜用125度的高温消毒45分钟。因为饭堂人群密集,大家的健康状况也比较复杂,进行这一系列繁琐的清洁程序是相当必要的。


饭堂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戴口罩、手套工作。(实习记者 卢炳燊/图)


用于餐具消毒的高温消毒柜。(实习记者 卢炳燊/图)

  二饭二楼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一餐所有的工作做完之后厨房都有一次大扫除,确保环境的卫生。记者看到打菜的入口处放着两大盆消毒水,据介绍,工作人员都必须用消毒水洗过手戴上手套才可以开始工作。厨房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上制服,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闲杂人等一概不准进入。平时这些工作人员有个感冒拉肚子的什么小病,也必须告假回家休息,以免影响卫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到我们的基本利益。无论是卢部长的提案还是食堂的不断努力,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同时,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提醒、警示着我们。关注食品安全不仅要在“3.15”中体现,更要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落实。只有政府职能部门的严格管理,企业生产部门的依法生产,消费者的时刻警惕,才能让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最根本的解决。

相关链接 吃饭:你选择饭堂,还是食肆?
         [3·15关注]关注教育平等
 

    欢迎各位网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