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1日下午,“人文方舟”第二讲在南校区教学楼E204举行,受到同学们的关注。副校长陈建平、董小麟、管委会副主任周东兰等领导出席了讲座。

主讲人林迪夫原任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驻博茨瓦纳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77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广州外国语学院),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1983年起先后任广东省文化厅对外文化处副处长、处长,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广东省文物总店总经理,1997年任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2000年,入选为我国第一批公开选拔的高级外交官。随后被派往驻加拿大大使馆任政务参赞,2002年至2004年出任我国驻博茨瓦纳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这次他应邀归来为母校师生作了题为“关注世界 面向未来——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对非洲关系”的讲座。
林迪夫大使首先分析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形势和特点,一再强调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并以美国攻打伊拉克为例分析了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及其盟国对此的反应。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处理对外关系的部分原则,包括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坚持韬光养晦,减少干扰,一心一意搞建设;处理好与大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等。他希望同学们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理解中央的对外政策。

随后,林迪夫大使向同学们介绍了外交工作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及中非的关系。他说,非洲是中国天然的朋友,非洲人民对中国人很友好。
林迪夫大使说起当外交官的经历及在驻外使馆的工作情况时幽默地说:“我这个大使,是通过王桂珍老师参与任命的。”(林迪夫大使于
2002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被任命为我国驻博茨瓦纳大使,我校王桂珍教授是当时全国人大代表。讨论林迪夫大使任命时王桂珍教授恰好列席常委会会议)他说,当一名外交官,在风光的背后,需要很多的奉献精神。他举例说非洲大陆的艾滋病患者很多,外交人员只好严格遵从右手用于握手等公务,左手用于吃饭等私事的做法。

林迪夫大使与董小麟校长交换纪念品
讲述完毕后,林迪夫大使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一位学外交的同学提出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沟通逐渐密切,会不会让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以为中国有脱离第三世界的意图?”林迪夫大使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回答,他说,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