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代购了解一下,有折扣哦!”、“招兼职啦!对该岗位感兴趣的同学一定不能错过”、“今日份的旅游美食”……这样的话语看起来有没有倍感熟悉呢?没错,这就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典型的朋友圈内容。从代购到兼职,从晒美食到晒自拍,甚至还有家人们转发的心灵鸡汤,可谓是无奇不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社交网络不断发展,点赞之交,或者是那些我们几年也聊不上一句话的人,也就是所谓的 “伪好友”的数量也是急剧增加。上百微信好友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占了极大比例。
微信好友杂多的背后是当代大学生的焦虑心态。首先是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你努力拼搏考上了大学,父母教导你在人情社会中要搞好人际关系,尽可能多地认识朋友,于是你谨遵父母教诲,加了所有碰过面的人的微信。但是你渐渐发现,你跟这些好友几乎没有聊过天,他们不能给你提供多大的帮助,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更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其次是情绪压力。虽然加了许多好友,但是当你情绪低落想找人聊天时, 你的手指在好友列表中滑了又滑,却始终没有打开任何一个聊天窗口,时候你才明白原来平时加的许多好友到头来不过是个摆设。最后是就业的压力。你想要积攒社会经验来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竞争力,于是你加了各种兼职群,关注了各种兼职公众号,企图从中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实习工作。而实际上,在那些眼花缭乱的兼职信息轰炸下,你最多就是打开那个窗口,却从不细看那些信息。这种情况下,这些兼职群和公众号只不过是给你自己的一种安慰罢了。
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即“邓巴数字”,也叫“150定律”。该理论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最多为150人,其中一般朋友上限50人,亲密(包括可倾诉对象)的朋友上限15人,最信任朋友(包括至亲)上限5人。这个理论提出的数字和我们微信好友数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你的好友基数越多,关注度的比例平衡起来就越难。假如将你的微信好友分为六类,你最亲近的朋友也就只能得到你六分之一的关注度,而这远远是不够的。哪怕你努力地倾斜心中的天平,不可否认地,这种不平衡依旧存在。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好友基数,将不联系、少联系的好友关注度降到最低,换句话说,就是要将这些人的动态移出我们的视线。
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定期给朋友圈来一个大扫除,让这座房子常保清洁。
第一,整理微信联系人,将联系人进行分组。首先,我们可以将好友按照重要程度来分,以便自己能将更多精力放在重要的人身上。其次,我们也可以按照联系的频繁程度进行分组, 好友之间亲近与否一目了然。我们甚至还可以按照与其关系进行分组,如家人、同学、合作伙伴等,不同的属性让我们能更好地倾斜我们的关注度。
第二,退出无用的群聊,将可有可无的群聊天从你的列表中删除。何谓无用的群聊?为了进行某场考试,你加入了一个考试资料分享群,考试结束后,这个群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你就可以退出了;为了和小组同学讨论pre的制作,你组建起一个群聊,pre之后,你就可以让这个群从你的列表中消失了。对于我们怀着具有时效性的目的进入的群,目的实现后,这些群聊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第三,删除不知什么时候添加的但从不聊天的“好友”。可能为了微信转发集赞的活动,可能为了帮忙拿快递,甚至只是帮人代课,你的好友数总是不知不觉地往上蹭。这些“一次性”好友占据了你微信列表中的不少比例。而实际上,你跟这些“一次性”好友不会聊天,更不会有什么往来,那为什么又让这些无意义的东西存在于你的列表中呢?
第四,屏蔽一些不常联系又不能删除的人的朋友圈。在我们的好友列表中总是会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存在,他们跟你话题有时聊不到一块去,并且每天总会分享一些心灵鸡汤或者工作推送,但你也不能将他们移除。对于这个神秘“组织”,我们可以屏蔽他们的朋友圈,既可以避免删除好友的尴尬,又可以让自己远离这些不感兴趣的内容。
总而言之,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需要减缓自己的焦虑心态,减少刷朋友圈的次数,给亲近的人更多时间,也给自己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