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青春榜样】国奖获得者:追寻梦想 砥砺前行(之二)

文字:受访者提供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甜甜 发布时间:2018-12-14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青春荣耀加冕,榜样故事延续。12月6日晚,“凤鸣广外”2018年度表彰大会在云山会堂举行,44名“国家奖学金”获奖者接过奖杯,他们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点燃了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

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联合推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专题报道,选取了来自19个学院的19位国奖获得者,分三个篇章来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希望全校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奋发拼博,努力走向更高更远的舞台,收获自己的精彩人生。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张靖莹: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张靖莹

获得国奖对我来说是一段新的旅程的起点,我希望在我的专业葡萄牙语上有更大进步,不仅要主动给自己创造应用语言的机会,更要让自己接触更多巴西当代流行文化,为自己以后理想的工作方向打好基础。

作为一个演讲比赛零基础的人,能够作为广外的代表参加全国外语院校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并且拿下特等奖对我而言是一段非常神奇的经历。但说到这段经历带给我最多的,或许不是获奖的喜悦,而是教会了我怎样应对自己的焦虑情绪。在重重压力之下,我甚至想过跟老师坦白,放弃参加比赛。但是经过几天的内心挣扎,我调整了心态,我一如既往地认真准备,但并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拿奖,只是单纯享受比赛的过程和自我提升的快乐。

很多时候比赛确实会带给人巨大的压力,适当的压力能让人成长,过度的压力却能让人崩溃。学会和压力友好相处,让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是我们都应该学些的功课。

 

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朱颖:努力没有终点,我一直在路上

朱颖

得知获奖的时候,我正在日本神奈川大学进行交换留学。回顾这一学年,虽有遗憾,但仍感谢自己的努力。年初,我和商英学院的师姐一起开始着手准备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作品,前前后后修改多次,一度推翻全部重来。当时课业比较繁重,加上我还兼任了实践部和教学信息小组的职务,无数次想过放弃,却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斩获省赛一等奖。

从最初进入广外时,我心底就有一个梦想,想要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所以在大一大二时我刻苦学习,只为以优异的成绩争取到公派留学的资格;周围的同学常常说我已经很努力了,而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还不够努力,还能更加努力。哪怕有时会迷茫,也要步履不停。我坚信,只要在路上,时光就不会被虚掷。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林泽惠:走出“舒适区” 感受更大的世界

林泽惠

初入大学,我就做出了考外交部的决定,一开始,我总觉得触碰外交部的门槛是件难事。直到外交部遴选临近了,心中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才知道,这就是我想要争取到的东西。

备考之路有些漫长,也充满了自我怀疑。为了顺利通过越南语口试笔试,我需要加强专业知识训练,不仅要巩固课堂中学到专业知识,还要寻找材料训练自己。与此同时,我还要准备综合能力测试和行政能力测试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时会失去信心,但咬牙继续坚持。我感受到了追梦的感觉:一边仰望理想,一边低头耕耘。

努力把专业知识学好,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不断尝试和挑战自我的勇气才是难能可贵的。踏出校门,我发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让我更想探索和攀高,尝试无限的可能性。一路有家人师长朋友的支持,由此我也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体验过程,对我来说更重要。希望大家也做有心人,勇敢地追逐自己心中所求,在努力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陈晓敏:努力耕耘静候花开

陈晓敏

大学四年,是为了“收获”努力耕耘的四年。大一:播种与试错。这一年我用心地体验大学生活,积极尝试各种比赛与竞选,在很多次的跌倒中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大二:等待与改变。专业分流之后我竞选了班长,修读双学位。这一年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大三:积累与沉淀。这一年我参加了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挑战杯,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成为第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的学生代表,代表学院展示提案。同时,我选择了另一个平台挑战自己的能力——担任2017级朋辈导师,在挑战中沉淀自己。大四:专注与收获。

我总告诉自己,“你要静候/再静候/就算失收始终要守”。相信我们静候再静候,守着自己的梦想辛勤劳作,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国奖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之后,我将专注于一个又一个小目标,脚踏实地,不断成长,收获更好的自己。

 

法学院 赵梓彤:体验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赵梓彤

获得国家奖学金是一段艰辛而又旖旎的旅程,每一步都需要信念与勇气。2017至2018年度,我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国WTO模拟法庭”比赛和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两个国家级的学术竞赛。2017年12月,我参与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条法司参与承办的“中国WTO模拟法庭”比赛。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备赛比赛期间,我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经历之后,会发现自己成长很多。特别是在准备作品、评委点评和队员交流等过程中受益匪浅。

法律事业让我同时感受到了荣誉感和责任感,我希望可以有一天可以代表中国站在世界贸易的竞技场上,可以作为一名法律人为消除世界范围内的贩卖人口行为努力。长路漫漫,祝福我们都有更好的前程!

 

国际关系学院 梁振轩:回报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梁振轩

从接触外交国关领域开始,外交学院一直是我的憧憬和梦想。今年夏天,我成功保研到外交学院的外交学专业。很多同学误以为保研的流程非常简单,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艰辛。大学生涯前三年的履历,包括学分绩点、专业排名、英语成绩、科研实践、学术竞赛决定了我们能否拿到入场券;此后,要奔赴全国各地参加推免夏令营和预推免复试,与各高校的佼佼者一同角逐,一路下来,无轻易二字。

在七月,我同时备战期末考和夏令营。考试结束的第二天,我就奔赴北京上海不间断地参加各高校的考核,非常劳累与焦虑。在外交学院参加夏令营时,我总感觉咽喉像是卡了根刺,突发高烧,但夏令营全天候的考核让我无法抽身,只能吃些消炎药忍着直到两天的考核结束才去看医生。医生用喉镜照了半天,愣是找不着刺,诊断说是压力太大所以咽喉有异物感。过程之艰辛可见一斑。

这段经历也给我太多的触动和感悟。穿过闹市,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外交学院”四个字在日光照耀下金光灼灼。迈入外交学院的大门,中国外交60多年来的风云变幻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陈毅部长的铜像岿然不动,静静注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夏令营期间,我接触到了袁南生大使等众多在职的或离任的外交官,他们家国情怀、纵横四海的精神更让我坚定了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决心。

最终,我被评上了外院的优秀营员,也通过了预推免复试,以笔试93分,面试92分,总成绩排名第二的成绩录取到了心仪的外交学专业。这段推免的经历让我确信天道酬勤,厚积薄发。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回报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