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化科技知识百讲”、“人文大讲坛”和“著名教授论坛”是广外三大著名校级品牌讲座系列。究竟这三大校级品牌系列讲座举办的初衷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势和特色?师生又从中得到了什么?记者将带着这些问题一探究竟。
文化科技知识百讲——广外系列讲座始祖,引领讲座热潮
如果说广外的其他讲座是正茁壮成长的树苗,那么百讲就是已经蔚然成荫的大树,12圈的年轮,111次绚烂花开。1996年,广外“文化科学100讲”第一讲开讲。谈起开展此讲座的初衷,百讲主办单位校团委书记刘志军笑言,那个时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刚合并不久,鉴于学校学科主要以外语为主,人文学术气氛不是很浓,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便成立了百讲领导小组。那也是学校开展的第一个系列讲座,随着学生支持度越来越高,学校学院也纷纷开始举办一系列讲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百讲带起了这种潮流。而学校也达到了它的初衷,百讲在提升学校人文氛围,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正是这种积极意义使百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到今天都深受学生欢迎。
百讲邀请名人主讲
提起百讲的过往故事,刘志军向记者说起令他记忆深刻的两件事。一是97年时任中国外经贸部条法司司长(现任WTO大法官)的张月姣前来我校讲《当前外经贸法律的热点问题》时,天降大雨,当时学校讲座是在文化广场进行,学生都是要露天观看,当时以为讲座会因雨而冷场,但是很多学生都冒雨前去了,气氛热烈;还有一次是98年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前来主讲《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时,文化广场全场爆满,在广场已经没有位置情况下还有大量师生聚在教室全程观看了此讲座的现场直播,场面非常轰动。
随着时间推移,“百讲”不断发展革新,去除了早期的一些硬性规定,由硬性摊派改为网络订票,听众也越来越多。针对部分同学反映有时因为时间冲突错过“百讲”感到遗憾的现象,“百讲”近来利用网络实现广外FTP同步直播,受众也因此增多。此外,目前校方正着力于整理百讲资料,筹划年末出版文集,摘录演讲者语录。
与此同时,百讲秉承其一贯的宗旨,讲座求精不求多,每年只举办10场左右的讲座,但都确保高质量。事实上,百讲最近的讲座,如李开复与马鼎盛的讲座,都深受学生喜爱,体现了百讲的宗旨。
人文大讲坛——以“市场化”理念“经营”的讲座品牌
人文大讲坛于2005年3月3日由中大博士张海鸥以《我看日本》为题开始第一讲,结果一炮而红。历经3年,人文大讲坛已经开办34讲。
张海鸥是人文大讲坛首位主讲人
人文大讲坛由校党委宣传部和图书馆联合主办,宣传部部长孔晓明作为此系列讲座的发起人,牵头策划,并见证了人文大讲坛的成长与发展。针对当时一般性讲座需要“抓人头”充数的尴尬局面,孔晓明希望变被动为主动。他提出了以“市场化”的理念来“经营”系列讲座的方针,即根据师生这个大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策划讲座话题、通过好的话题和好的演讲者来吸引师生主动去听、自愿去听,增加受众之余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讲座氛围。所以,在每次讲座开展前,宣传部会先广泛调查师生感兴趣的内容,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确定具有学术性的话题,然后再挑选合适的演讲人选。“大部分讲座的题目是我亲自选定的,不少情况是选定题目之后寻找合适的演讲者。”孔晓明说,“这样可以保证讲座适应听众——这是市场化的核心理念。”
与社会上各类讲座一味强调名人和著名学者的做法不同,人文大讲坛走的是“百家讲坛”的路线。所有演讲者都经过精挑细选,不强求名气,而要求有好的口碑和好的演讲主题。在谈及人文大讲坛为何取得成功时,孔晓明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运作模式:适应市场的话题+高水平的演讲+广泛的宣传,这三样是人文大讲坛取得成功的保证。为了确保听众自觉自愿踊跃,人文大讲坛原则上不开这样的讲座:一是虽然研究水平高但表达不好的不开讲;二是研究水平高、表达也好,但话题不吸引人的不开讲;三是搞不清底细和口碑的不开讲。
正是由于人文大讲坛过硬的质量保证,使得其讲座系列获得了同学们称赞。像不久之前,南京大学博导莫砺峰教授讲授的“永远的苏东坡”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更有同学当场表示说这是他在本学期听过的最好的讲座之一。孔晓明指出,人文大讲坛在校内引领的是自觉自愿听讲座的潮流,正在形成气候,需要师生们呵护这一品牌。他保证,所有来听讲座的人都不会失望,因为主办方会多方打听演讲者的口碑,精心策划演讲话题。师生们不需要再打听人文大讲坛的某次讲座好不好,因为主办方已经事先打听好了。
谈及今后的目标,孔晓明表示,要培养大批讲座品牌的忠实追随者,他们来听讲座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是人文大讲坛。
著名教授论坛——聆听名家跫音,品味学术盛宴
2006年2月28日,广外启动著名教授论坛项目,迄今已举办66届。前来讲学的都是才华出众的专业精英与饱学之士,这其中涵括了来自美、英、日等国家的9位著名学者,来自北大、社科院、中大、上外、北外的国内知名院校的49位著名学者,以及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8位学者。他们讲学主题非常广泛,涉及语言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等多个专业,完全涵盖了我校现有学科专业。如英国雷丁大学教授黄衍主讲的《语用学:现状与未来时》,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隆溪主讲的《从跨文化角度看‘天人合一’》等都是学术与人文气息较浓的讲座。
著名教授论坛注重学术性
著名教授论坛与其他讲座相比具有两大特色:一是由具体学院推荐并且承办;二是著名教授论坛选材偏重专业性前瞻性的学术问题。谈到此两大特色,“著名教授论坛”主办单位人事处的处长方迎生表示,2006年开办此讲座的初衷,即是给各学院与知名教授的学术交流搭建一个校级平台,让知名学者走进来,加强学院与学术界的联系。这也能让更多著名学者了解广外,了解各学院,不仅对于学院学术有益,也能提高学校学院知名度。
著名教授论坛的听众涵盖了包括资深教授在内的学校老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参加,没有硬性规定师生出席,但是就座率颇高,深受师生欢迎。方迎生笑言,著名教授论坛学术性很强,听众能静下心来倾听就一定会有所收益。这种讲座对于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很有意义,或许能让他们在一些前瞻性的学术问题中找到治学的方向;而对于学生,论坛的内容可能略显高深,但是如果他们有兴趣参与,亦能开拓他们的视野,给他们仰望的天空。
敞开心扉 吸收三大论坛精华
广外的讲座现在很多,除了上述三大系列讲座之外,还有各学院或部门组织的讲座,而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另外,对于那些讲坛上的大师教授级的人物,他们学识渊博、观点独到,我们怎样能够做到高效地听且吸收其精华呢?
一般来说,学生在选择讲座时一般最关注主讲人和主题。名人的讲坛在我校是场场爆满,很多学生甚至在开讲前一小时就到场抢位。但英文学院陈同学认为,听讲座不能只关注主讲人,因为其目的并不只是一睹“明星风采”或拿签名,而是从不同类型的讲座中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
中文学院李同学表示讲座带给她最大的益处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中山大学的欧同学则说他最想听别人的阅历和经验,“例如听一场关于唐诗的讲座,目的不是要学写诗,而是感受历史,感受那个时代的诗人的情感、精神,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
学生饶有兴趣地听讲
可以肯定地说,从12年沧桑历史的“百讲”,到古典风味的人文大讲堂,到学术见长的著名教授论坛,3大校级讲座涵盖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方面,如果听而无所获,不是缺少精华的讲座,只是缺少发现精华的眼睛。
首先,听众需要摒弃浮躁的心态。百讲主办单位校团委书记刘志军谈到对学生期望时曾意味深长地说道,有些讲座即使主题看上去有点乏味,但其中的含金量是需要学生思考提炼的,讲得精彩绝伦的讲座不一定深刻,但能让听众思考的讲座都是精品。只要学生静下浮躁的心,从120分钟提炼几分钟或许就受益一生。古语有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静心倾听演讲者一席话,听出共鸣,听出让人少走弯路的经验,即使没有胜读十年书的强大功用,也已经让你深有所获。
为听“一席话”大排长龙
其次需要的是思考,不做被演讲人牵着鼻子走的“黄牛”。恰如中文学院黄同学所说:“对于讲座内容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如最近的关于苏东坡的讲座,自己本身对这个话题就比较感兴趣,在听讲座时会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对讲的内容如果有疑点会回去查资料以确证主讲人讲的对不对。”古人云:学贵多疑。主讲的教授都是大师,但听众都是为求知而来,并非为成为大师的信徒而来。也许你的怀疑最终错误,搜索的结果印证大师所言,但你也会对大师的言语有更深的体会。
立足长远,期待未来精彩
在谈及论坛未来的发展时,三大论坛的主办方都表示充满信心。他们会秉承“办出精品,宁少求精”的原则继续筛选更有内涵更具前瞻性的话题,更优秀的学者,力求使这三大学术盛宴办出水平,让听众满意。同时,他们还希望,学生能立足长远,在大学期间能尽可能多听各种高水平的讲座。“一个好的讲座会改变一个人”,让自己身临其境感受大师魅力的同时取百家之长,丰富自身素养,受益终生。
讲座现场常见的“爆棚”现象
同时,不少师生接受采访时也为讲座的未来更好发展提出了各种建议。
中文学院魏慧斌老师指出,同学们一方面抱怨学校学术氛围不够,另一方面又不愿听学术性强的讲座,针对这种矛盾,他提出老师应该加强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术讲座的真正价值,有选择地听。魏慧斌老师表示学术讲座不需要追求满堂听众,只要有100多位忠实听众就够了,可在中型会议室举办。
东语学院日语系一位老师提出讲座更多只是面向学生,对老师来说专业性不够强,她希望以后的讲座能够更注重质量,在吸引学生同时,也给老师的提升创造更好的平台。
中文学院07级黄同学提议讲座形式可以多样些,比如采用百家讲坛的形式,或者还可以采用访谈式,等等。而另一位中文学院07级的胡同学则认为有些教授讲座很受欢迎,但只在图书馆报告厅,局限于座位数太少,希望一些好的讲座能在容纳人数更多的云山会堂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