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志愿服务的热潮在各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涌动。日前,记者从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获悉,目前我校志愿者总数已达5719人,参与规模呈逐年递增态势,五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志愿者训练有素 活动形式丰富多元
在我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组织下,我校志愿者形成多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团队,参与了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省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广外大40周年校庆、广外大开放日、“与志愿者同行,向世界说你好”“箭牌”文明礼仪推广活动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礼商达四海,唯仪事成八方”等大型系列外交外事礼仪推广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

大运会志愿者正努力工作(图/陈敏怡)

大运会志愿者为参加开幕式表演的志愿者派发夜宵 (图/陈敏怡)
为增加对我校志愿者服务组织工作的了解,记者采访了分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指导老师、校团委副主任科员余泽浩。余泽浩向记者介绍,我校的青年志愿指导中心是在共青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青年志愿者组织。2001年成立至今,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全校志愿者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红十字会活动的统筹以及各学院志愿者协会的指导工作,涉及的志愿者工作内容已涵盖学校公益、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扫盲、青少年援助、科技推广、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

经贸志协志愿者去敬老院为老人送水果(图/陈敏怡)
我校的志愿者活动自创办以来,形式丰富多元,成功打造了包括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2.5国际志愿者日”服务日、学习雷锋服务月、服务一条街和周日英语学校等品牌活动,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深受各界肯定
今年3月,我校和广州市外事办签订了社会实践合作协议,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外事志愿服务队。到目前为止,我校已建立周日英语学校、“福彩”爱心服务队、“关微”热线志愿服务队、“阳光”体育竞赛志愿服务队和外事志愿服务队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伍。

志愿者认真做好供水工作(亚洲铁人三项赛)(图/余迪恒)
今年3月,为达到合作共赢,我校和广州市外事办双方友好协商,成立外事志愿服务队。3月初首次组织了共计10名队员的外事志愿服务队,参加广州市国际友城外办主任及友好协会会长联席会议志愿服务工作,同时选派了部分志愿者参与《广州外事》杂志的编辑工作。我校志愿者外语应用与外交知识相结合的高质服务,得到了外宾及市外办的一致肯定,逐步稳定形成双方志愿服务的合作模式。

广外开放日的志愿者 (图/陈敏怡)
另外,利用外语水平的优势,周日英语学校义教服务队在广州市内20多个实践基地为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以及退休老干部提供免费的英语培训服务,受益人数逾6000人,因此该活动于去年获得了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而“关微”志愿服务队则是广州各大高校内建成的第一支热线服务队,由专门的志愿工作者负责接收外界电话求助,第一时间将求助信息反馈给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负责跟进解决,实现了对关心弱势群体的志愿者精神的良好传承。
此外,随着我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我校承担大型体育竞赛志愿服务工作的机会日益增多。为了能够培养一支优秀的体育竞赛志愿者队伍,为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志愿服务人才,我校借助与广州市体育局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志愿服务的合作契机,成立了“阳光”体育竞赛服务队,这也是广东省内高校第一支专业的体育竞赛服务队。
落实志愿工作 热情回馈社会
根据学校近两年的数据推算,目前我校志愿者总数已达5719人,参与规模呈逐年递增态势。在我校志愿者事业发展,人员数量增多的同时,如何妥善管理庞大的志愿者团体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余泽浩强调,“志愿者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保持工作的热情,把志愿服务落实到平时的活动中去。而且,在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更要增强服务质量,努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和制度化。”

余泽浩向记者介绍情况(图/余迪恒)
对于未来我校志愿者服务的工作展望,余泽浩表示将继续立足校内专业资源优势基础,贯彻学校实践育人的倡导,寻求借助外界资源力量拓宽实践渠道,为同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