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商英学子访根雕艺术家

文字:商英阳春绵登中英文小学FN队 叶丽杰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7-23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7月22日,商英学院阳春绵登中英文小学Fantastic Nineteen义教队调研组的队员拜访了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廖正炎先生家里。

  FN调研组此次来阳春调研的题目是“阳春根雕的传承及发展”,廖正炎老先生作为驰名中外的根雕艺术家,阳春根书艺术的创始人,是队员这次阳春之行必不可少的采访对象之一。

  与队员们的初步设想不同,廖老的家不是深处幽巷,也不是简居郊外,而是处于阳春的一处闹市中。再平常不过的三层小楼房,不仅显示出廖老的平实质朴,而且让人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感。当到达廖老先生的家里时,他正在后院里制作根书。见到队员们时,他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迎了上来。队员们先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和说明此次采访的目的。廖老先生指着院子里的根书说:“你们先自己看看吧。”他给队员们的感觉仿佛他们都是他熟识的朋友。

  队员的目光立刻被墙上那幅《奥运》根书吸引了,遒劲的笔画,蜿蜒有致的线条,远远看还以为是一幅大师的挥毫大作,谁知道这竟然是一幅用天然荔枝木根制作成的根书。这幅根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块完整的树根,笔画之间没有任何的拼接。无论是行草“书写”的“奥运”两字,还是位于作品右上方的奥运会徽,都十分的形似逼真,仿佛是用笔勾画出来的一样。 


廖老根书作品

  院子中央的大桌子上正摆着一幅廖老刚刚完工的根书作品,上面“大书”“和谐”二字。与《奥运》一样,这幅《和谐》根书也让队友们惊叹不已。看到队友们对根书如此感兴趣,廖老便向队员们讲解了根书与根字的区别以及他研究根书的历史。此外,廖老拿出自己最得意的收藏“根雕虎”。据廖老介绍,此虎有“最大最烂最轻”的特点,只见这只根雕虎神韵逼真,威风凛凛,队员们都赞叹不绝。

  廖老邀队员上楼坐谈。廖老的家装饰简单质朴,随处可见廖老钟爱的根艺及根书作品。只见明亮敞阔的藏厅里整齐有秩地摆满了各种根雕奇石廖老的根书作品以及廖老的获奖证书和奖杯。队员看到了在央视曾经看到过的廖老的根书作品,这些艺术精品让队友们大饱眼福。


廖老讲解根书

  在与廖老的攀谈中,队员对阳春根雕雅石的历史发展及未来走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廖老以及他所领导的阳春根雕雅石协会在阳春根雕雅石推广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与此同时,队员们也看到了阳春根书发展中的瓶颈。随着树根数量的减少,要找到一块合适的树根已经越来越难了,像廖老的著名的根书作品之一《澳门回归》所用的荔枝树根就是廖老历经了十载光阴才找齐的。


廖老介绍其根书作品

  与大多数年老的艺术家一样,廖老也正在为寻找接班人的问题发愁。据廖老所说,他至今已经收过四十多个弟子,但由于根书艺术对创作者的书法造诣、审美水平以及根雕技术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制作根书是一件长期的充满艰难的工作,因此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实在是不容易。

  在访谈最后,廖老表示很高兴能结交一群新朋友,并给每个到访者都签名留念,队员们都为廖老的平易近人所感动。

  从廖老家出来,每个队员都感慨颇深,队员们都表示从与廖老的聊天让他们受益匪浅,这次对廖老的采访不仅为阳春文化调研工作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还让队员们领略了廖老的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


合影留念

     附:廖正炎

  男,1935年12月生于广东阳春。历任阳春市外贸局、旅游局局长等。

  五十多年创前无古人的天然树根书法四十多幅,一根成书,不拼不接。著有《廖正炎根书集》等画册及多篇论文。中美日港台等二十多家电视台合办的《华夏一奇》、央视国际CCTV-4台和央视CCTV-2台,多次推介此科研学术成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珠海深圳广州香港北京上海等国内国际大展中获奖三百余,其中:国家优秀科研学术成果特别奖、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特别奖、终身成就奖、国际特别金奖等最高奖160多。棕艺对联:《地貌奇观当护本;天然璞玉琢精新》及《江山如画》等艺术精品,被联合国《第1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