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6日下午,著名教授论坛75讲“如何研究职业语篇中的互文性”在北校6B214举行。本次讲座由香港浸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江则忠主讲。出席本次讲座的有商英学院院长平洪,副院长朱文忠、徐章宏,以及商英学院师生们。讲座由人事处主办,商英学院承办,平洪主持。讲座开始前,平洪向江则忠(Kenneth C C.Kong)赠送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从一封警告信看职业语篇中的互文性
江则忠以一封有趣的“警告信”——《关于高空抛物的提示》开始他的讲座。他说该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故事形式讲述了高空抛物对业主造成的困扰,此部分引用了部分业主的原话。第二部分则是物业公司对广大业主的卫生警告。江则忠说,这两部分的内容可理解为职业语篇中的两种语类,而这两种语类组合在一起有效地发挥了警告的作用。江则忠认为,这两种语类之间不存在侵殖与被侵殖的关系,它侧重于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相互间的信息沟通,是平行的互不驾驭的关系。

江则忠在演讲中
三大分类透露互文的无界限性
随后,江则忠把语篇中的互文性从显性到隐性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外部的引用,如网络上对老师的教学评估的准则描述,此类为显性的互文性;第二类是给投稿者的记录,如书藉的出版,此类的互文性比第一类隐蔽;第三类则是对事物的陈述、描写、宣传,如学术活动中的商业性广告,此类为隐性的互文性。江则忠在讲座中把这三类语篇中的互文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学术的、公共机构的和商业的演说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可以有策略地进行让步和渗透的结论。

讲座现场
讲座最后,江则忠一句“我父母生在广州,今天我来到广州,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我感觉很舒服”,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师生纷纷提问探讨,现场互动气氛热烈。采访中师生都表示受益匪浅。一名来自教育学院的王老师说,这次讲座角度深远,打破了她对“互文侵殖”的传统理解,第一次思考到“互文性不是一种语类对另一种语类的侵殖,而是可以互相协调的,没有既定界限的平行关系”的问题,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的空间,印象很深刻。
附江则忠简介:
江则中为香港浸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其研究兴趣包括语篇分析、跨文化职业交际及多模态分析,在上述领域中著作颇丰。目前,他正在主持香港的一个通过收集、分析媒体语篇建立双语多模态语料库的创新项目,同时他还在撰写一本有关职业沟通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