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晚读条件受限 扩大“阵地”众所期待

文字:记者 张如瑾 冯文雅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11-12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每当新的晨曦为广外校园带来全新的空气,广外北校区晨读“四大根据地”(二教大厅里、六教空地上、文化广场前、操场)的爽朗书声早已飘荡在校园上空,让人尤感“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可贵。而当夕阳徐徐落下,太阳的余晖将整个校园铺染成金黄时,“革命老区”二教大厅的晚读声也阵阵入耳。广外晨读之壮观已成了一处独特的风景,而晚读军团也是一处难忘忽略的景点。但是,由于受环境的限制,晚读的“根据地”范围十份狭小、人员密集,因此晚读军团的人数远少于晨读大军。

校内外学生共营晚读气氛

  来自东语学院的石同学现在读大二,她从大一开始就坚持晚读。石同学表示,相对于晨读,晚读更适合她。她觉得自己晚上记忆力好一些,而且晚上可以梳理课文中比较细致的知识点,进行精读。另外,石同学带上了大一的小师妹一起晚读,还感染了周围很多人加入这个队伍。

  广外的晚读气氛还吸引了不少外校人。有过两年工作经验的唐小姐现在是雅加达专修学院的学生。她从今年二月份就开始来我校进行晨读和晚读了,主要是背诵老师要求的美文美句,效果还不错。被问到为什么萌发了来广外进行晚读的想法时,唐小姐表示:“广外晚读的气氛很好,虽然我不是广外的学生,但是我已经喜欢上了这里,能够成为晚读的一份子,我觉得很开心,现在学习也更加主动了。而且我还认识了一些广外的朋友。”

晚读条件受限 期待环境改善

  然而,与晨读大军相比,晚读的人数远少于晨读的人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晚读在环境方面受到了不少限制。石同学表示,晚读的地方非常有限。“我大一的时候还会在六教空地和二教的花坛空地晚读,不过六教灯光昏暗,二教的花坛空地旁的壁灯现在也不开,我也只好到二教大厅进行晚读。”但是在二教进行晚读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人过多,显得有些拥挤。很多同学只能站着晚读。中文学院大三的小张就为此很苦恼:“我很喜欢晚读,但是二教大厅实在拥挤,有时候稍迟一点那边已经挤满人了,连个歇脚的地儿都没有。”她表示,晚上校内其他可供晚读的地方很少,不是缺乏灯光就是地方太偏僻。大二的郭同学则说:“其实校道两旁本是很好的晚读地方,但是那里的灯光很昏暗,如果照明好一些将会是晚读的另一‘大本营’。”而石同学也希望学校可以多增建一些灯,方便更多同学们进行晚读。记者也发现,在六教空地那边,早上坐满了晨读者的圈式木椅在晚上则显得尤其冷清,由于那里没有灯光,而仅凭着从B区教室里透出的的灯光有不够明亮,因此晚读者寥寥无几。


晚间拥挤的二教

    而连接六教A、B两区的地方虽然有灯光,却没有供休息的凳子。另一名晚读的陈同学也表示:“其实晚读时一般都是沿着阶梯或楼梯坐着的,只要是类似的地方都可以,不一定是什么凳子。我希望学校可以在连接六教A、B两区的地方沿墙修建一些木椅,这样就可以方便晚读者。”

倾听另一种声音

  英文学院大四的曾同学也曾是晚读队伍的一份子,不过他向记者指出,大部分同学还是待在宿舍里上网,浪费了晚上的大好时光。他觉得学校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同学们晚读,而不是沉浸在这种貌似很好的晚读气氛中。一位坚持晚读的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则说,他之所以这样坚持就是因为自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如今在外面工作深感知识不够用,所以才来进修。他坦言,现在的一分一秒对他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他也希望在校的本科生能够好好利用时间,不要浪费读书的大好时光。另外他觉得广外的晚读现象实属难得,如果晚读的队伍能继续壮大,那将是非常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