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0日晚上7点,商英学院就业导航系列活动(讲座篇)第一场,在北校区六教报告厅展开。商英学院党委书记谢应东担任主讲人,06级辅导员连勇老师以及商英学院的同学们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观念与定位”,该讲座旨在促进学生对专业、求职定位与心态的把握。谢应东说:“大三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黄金阶段,也是考虑就业去向的关键时期。”

讲座现场
谢应东首先就学院近三年的就业情况及特点作出分析。新情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就业单位以外企为主、就业地域进一步扩大以及就业趋向多元化。就职机关与单位包括海关、宝洁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而就业单位以外企为主,2008年高达45.93%。就业地域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广州、深圳等城市。通过谢应东的分析,同学们对学院的就业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明确了未来的就业方向。
“商英的就业率高与学院本身和学生都是分不开的”,谢应东说。专业背景和学生实力的“双强”,铸就了商英毕业生的竞争力。商英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并且对商科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外企就业上有一定的优势。谢应东说:“一定要注重这两项知识的掌握,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加之商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意识普遍很强。学生比较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综合看来,专业背景、学生实力与综合素质作为强大的支撑,铸就了商英毕业生的竞争力。

谢应东演讲
谢应东同时指出了商英学生就业的劣势,如综合素质相对贫乏、理论功底稍弱,对就业单位的期望值过高等。谢应东强调:“一定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视野;目标要与实际相结合,并不断作出调整。”
关于如何保持“双高”的就业态势,谢应东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第一,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商英的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英语水平。第二,高度重视专业实习。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综合能力。第三,热心参加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第四,掌握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最后,转变就业观念,包括期望值、地域观念等。“不管是选择读研、出国还是求职,都必须现在就准备。”
“大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祝大家未来都有一个好的归宿!”谢应东如是说。在热烈的提问环节后,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学生积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