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卞崇道、铃木两教授做客我校谈日本哲学文学文化

文字:东语学院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12-1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2月10日下午,中华日本哲学会会长卞崇道教授在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为我校学子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出席讲座的有校党委副书记陈建平,东语学院院长韦立新,副院长陈多友,日语系系主任丁国旗等领导及日语系教师。另外,我院06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开始前,陈建平为卞崇道赠送了纪念品,以表友情和谢意。


陈建平为卞崇道赠送纪念品


  在东亚近代史的实践运动中,日本所体现出来的双重性格,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各国人民带来深刻的启示,极具现实意义。卞崇道以明治哲学为中心,从近代日本哲学的形成这一视角,谈了他对日本哲学形成的特征和影响谈了自己的看法。


 卞崇道讲授近代日本哲学的东亚意义

  
  卞崇道认为,卞近代日本哲学形成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以移植西方哲学为媒介、为契机的。日本在文明开化政策引导下,明治初期才开始从西方大量引入、研究哲学,试图创造属于自己的哲学,以此为契机近代日本哲学渐渐兴起。卞崇道认为近代日本哲学展开的特征是冲突与融合。近现代日本哲学与文化所走的,是一条由西洋主义到东洋主义、到东西文化融合的道路。而他认为,近代日本哲学的东亚意义则用四个词可以概括:“基础”,“借鉴”,“发展”,“进步”。西周把“philosophy”定译为哲学哲学(philosophy )定译的意义重大,它为之后日本,乃至于东亚对西方哲学的引入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近代日本哲学让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在直接导入西方哲学的同时,还同时通过日本学习西方哲学和文化。日本在引入西方哲学的时候并不是毫无选择,而是自主地吸纳适应自身的部分,这对其他东亚国家来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陈薇 黎莎 袁晗 )

 

    又讯  2008年12月9至10日,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铃木贞美教授为我校东语学院的学子带来了两场讲座。讲座分别针对日本的概念史和文学概念的形成进行了阐述。

  10日上午,踏上京沪系列演讲会之程的铃木贞美在一教601教室为慕名而来的日语系06级同学及研究生献上了一场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概念编成史研究介绍,为本周开始的日语学术活动周拉开了序幕。

  铃木教授以幽默的方式为在座的师生们介绍了概念编成的历史背景,并以欧洲相信上帝创造万物与东方对于天地、自然的崇拜两者的区别引出“概念翻译”这一新鲜词汇。他认为,翻译需要了解各个国家文化的差异,避免误读,即所谓的“概念翻译”。铃木教授坦言研究中日等东方国家的语言历史,无论是在结构方面还是在历史背景方面,都要比研究西方的语言历史要难。接着,他就中日文学历史的发展进行了对比,从而扩展到中日亚洲与欧洲背景文化的差异,如西方大学设立神学部,而东方大学却是成立了工学部。最后,铃木教授总括了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关联之处,深刻地挖掘出了概念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铃木贞美教授讲解日本近代“文学”概念的形成
 

  11日,继前日对东亚地区日本文化研究概念史再编成进行了详细阐述后,铃木贞美教授为我校东语学院师生讲解日本近代“文学”概念的形成。
  
  铃木首先诠释了东亚及日本传统的“文学”概念。他谈到,今日我们所说的文学实际上既存在于人文科学概念领域中,也存在于艺术概念的领域里。但是在东亚文化传统里的“文学”更特指“经、史、子、集”,即儒学、历史、思想、诗文。而日本传统“文学”的概念,实际是中国孔子《论语》里所阐述的“文学” ,日本的和歌、物语并没有被包括其中,也没有成立与西欧literature相对的“文学”概念。铃木教授提出,研究文学的概念应本着立足广义“文学”,强调狭义“文学”的态度。他总结了近代“文学”的概念:“文学”的概念既包括以民间文学为主的广义文学,也包括以语言艺术为主的纯文学,即狭义文学。二者并存于近代“文学”的概念之中。


讲座现场,同学们掌声不断

  
  据悉,铃木贞美教授已在中国做了近三十次学术讲演。此次讲座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的共同策划下,铃木教授还将举行一次重要的系列学术讲演活动。 ( 蔡嘉欣 黎莎 袁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