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为自己画画,为他人设计”——赵健南校诠释艺术设计

文字:记者 贺宗富 实习生 陈丹霞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12-11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2月10日下午,著名教授论坛第八十四讲在南校区艺术楼小剧场开讲。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开讲“设计创意的本质”。此次讲座由人事处主办,艺术学院承办。副校长仲伟合,人事处副处长谢文新,艺术学院院长温恒泰以及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车小真等嘉宾出席讲座,艺术学院副院长李于昆主持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仲伟合现场给赵健颁发了我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聘书,并赠送礼物。李于昆感言今天这个讲座非常有意义:一是赵健是第一位被聘请的艺术设计专业客座教授,二是创造了两个重量级人物——“华南同传第一人”和“南派设计之翘楚”——的会聚,广外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就是强调专业+外语的优势。


赠送礼物

   扔掉画笔 开动电脑  

  “以数码为主的设计专业较之以前的设计专业具有更新的特点,就是‘扔掉画笔,开动电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转换。”赵健首先介绍了50年代以来中国的美术学院分布以及设计专业的变革,并且指出以数码为主的设计专业的新特点。

  接着,他进一步提出以数码为主的设计专业的新特点。“设计专业在样式上具有虚拟成像的特点,其服务对象不只是受众的视觉,更多的是在重新编辑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行为特点。”而在学习方式上,赵健提到这是一种非线性的学习,即学生与老师处于一种互相学习的扁平关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随着背景的转移变化而变化。


演讲

  赵健话锋一转,同时毫不客气地指出“当前中国办学忽视了绘画能力的学习,这很容易使该专业成为一个纯粹培养IT从业人员的专业。”他表示,以数码为主的设计专业是与电脑紧密联系的,但是不能忽视绘画能力的学习。

  为自己画画 为他人设计 

  以广告专业为例,赵健诠释了数码设计的实质,“数码设计专业表面上是文化产业、视觉产业以及创意创业,当其实质是以数码为平台,以版权保护为手段,开发制造新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他还提到,数码设计所表现的不是产品的功能,而是人与产品之间的感情联系。

  “数码设计与画画是有区别的,画家通过主观感觉去创作,而数码设计是客观的,是要在细节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作,产生人们需要的作品。”他一再强调,我们可以为自己画画,但是要为他人设计。同时,他指出应该改变仅仅以造型和数码设计为主的教学方向,细节调查和整合需要导演、策划者、写作人员和市场调查人员等各有所长的教师。

  关注当下 介入社会

  三分钟中场休息过后,赵健重新开讲。

  “漫画是一种超常快速消费的产品,因此需要思想非常新锐的人来从事漫画(数码)设计。”赵健如是说,同时他无奈地表示,在当今中国社会“填表”体制下,很多思想新锐的人才往往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甚至难以立足。“那些经常在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才可以拿到职称。”

  但他建议思想新锐之人无需在乎各种头衔,强调数码设计行业的师生要“通过文化演绎商业,通过创意扩展商业。”而且还要关注当下,看报纸、电视,浏览网络新闻,深入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形势。随后赵健举出201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会徽甄选过程的例子,透露评委评选会徽条件,其中一条便是会徽要符合当今世界大学生的特点,而不是评委个人的兴趣与爱好。

   讲座临近结束时,有同学就赵健所说的“关注当下”提出:“当下中国的元素是什么?”赵健解惑道:“中国的元素是中国的精神,而不能仅局限于中国元素的形式。”

  有意思的是,赵健的整个讲座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PPT图像,但赵健的语言表述却丝丝入扣,极具形象感和现场感,既有理性的思辨色彩,也有感性的抒发,更有批判的价值。

附:赵健简介

赵健,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广东省高教系统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赵健教授曾任社会兼职:

1、国家级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室内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环艺设计艺委会委员。

2、省市级

  广州市政府城市规划设计决策咨询专家组成员、广州市政府城市雕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四川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