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0日,由广外学生创业促进协会主办,广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和大学生职业发展联盟协办的首届《如何赢在未来》巡回演讲在南校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广东职业经理人协会的三位老师蔡敬聪、梁玉荣、宗卫东为同学们未来的创业规划出谋划策。

来自广东职业经理人协会的三位老师
畅谈创业成败 走出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梁玉荣开宗明义,他将创业的定义由“如何当老板”的传统观念,扩展到广义上的创业——“创业,就是做事业!”这份事业,可以是产业、职业,也可以是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
细数创业成败路,三位创业过来人向后辈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事业由人创,当年自己苦心经营的修车公司成为了行业的“黄埔军校”,宗卫东用自己的例子强调留住人才的重要性。他说尽管在创业初期会遇到资金、社会资源等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人”来解决。梁玉荣老师也认为,“赢得人心”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作为资深经理人,他的管人理念,就是与人为善、将心比心。蔡敬聪老师则用自己十六年来的创业“编年史”吸引了现场年轻的学子们的眼球。

蔡敬聪讲述他的三次创业经验
创业时代变迁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是金子总会发光。”梁玉荣认为大学生在创业之初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想做什么?我要怎么去做?”他指出创业并不是狭义的“从零开始,白手起家”而是“做事业,找职业”。他强调说:“创业最关键的是要如何从平凡中做出不平凡,做就要做到最出色。这就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目标。”
而蔡敬聪认为现在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但这个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口号的阶段,而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创业生涯上面。他指出大学生创业初期既没有经验和资金,也没有关系与基础,有的只是自己的双手与大脑。因此大学生可以找一个好的辅导老师或顾问,多学习和创业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大学生往往创业热情高涨,现实的两大难题就是缺少资金和经验。”宗卫东建议有创意的学生要找对投资方,可关注行业中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同时利用相关协会的桥梁作用,把自己的点子卖出去。蔡老师也提醒新生代的创业者们不要被传统观念所迷惑,只要项目好,不怕找不到投资人;要多找有经验的人投资,眼光要跳出大学生的圈子。此外,广东职业经理人协会也将会为有创业计划的大学生提供帮助,如分析创业计划书的可行性、协助融资等。
在访谈后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的感想,而三位老师也认真细致地为每位同学解答疑问,讲座再次宣起一轮高潮。最后,三位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富爸爸穷爸爸》、《秘密》、《弟子规》、《价值转乾坤》等数目共同学们研读。

大学生创业仍需要前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