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3日上午,香港资深注册社工孔城南先生在南校区教学楼与政管学院社会工作系师生共同分享社会工作经验。政管学院副院长彭未名,来自香港现任教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的梁镗烈老师出席了这次交流会。
交流会开始之前,政管学院副院长彭未名代表学院给孔老师和梁老师赠送纪念品。
孔城南先生是资深的香港注册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实务与教育工作已近30年,先后任教于树仁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大学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专业进修学校等院校。近年孔城南积极投身内地社会工作,在内地院校进行讲学和培训。过去一年,他参与了四川地震灾后社会工作援助项目。今天的交流会就是以其汶川之行为例进行的社会工作经验交流和分享。
孔城南阐述了社工面对灾区每一个案主(clint)的身份认知基础。他认为,首先要将他们当作一个人,一个拥有人类的情感,需要被关心,甚至有些小缺陷的人也如此,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工作。孔城南指出,对他人的帮助分三个层次:微观上是实际的马上做的帮助,这是短期的,先给他“鱼”,让他们暂时度过难关;中观上注重案主的情感和情绪反应,帮助他进行身心康复,这是中期的;宏观上是全人、整体的帮助和提升,其中包括授人与“渔”,这是长期的。在谈到社会工作技巧的运用时,孔城南形象将社工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需要以及和现实情况变化应对相互结合比喻为人的左右手,只有左手和右手两手准备,协调配合才能高效完成工作。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十分踊跃、积极。针对同学的问题,孔老师谈了他在四川的感觉以及社工在遇到突破自身心理底线的工作时如何进行处理。最后,孔老师建议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要从现在开始准备,要不断的锻炼自己,释放自己以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遇到不能应对的案件要懂得判断和转介,寻求支持和学习与其他人的合作等。
孔老师语言风趣幽默,展示了社工人特有的热情和开放,整个交流分享会气氛十分活跃,笑声不断,交流分享会于上午11点结束。最后,社工班学生代表给远道而来的孔老师和梁老师赠送礼物以示感谢。

介绍社会工作经验

彭未名代表学院赠送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