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冯璧琦:巴西十月记

文字:记者 张诗月 吴悦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5-27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冯璧琦是英文学院的大一学生,被同学们亲切唤作Becky的她留着一头利落短发,笑容清爽而阳光。对于这个开朗而透着成熟的女孩,最让我们好奇的是她三年前那一段独自在巴西学习生活的经历。独在异乡,她面对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困难,感受到了哪些文化差异的冲击,又体会了怎样的酸甜苦辣?在初春一个微凉的夜晚,Becky与我们一起,回顾了那一段难忘的巴西记忆。


Becky和同校的其他交换生

  十个月的切身体验中,文化差异带来的惊与喜可谓无处不在。谈及她对巴西的印象,Becky提到最多的是巴西人的热情:“巴西人非常奔放好客,似乎每个人都是‘自来熟’,让刚到巴西的我感到舒服自在。”然而,奔放的生性也与中国人的含蓄形成巨大反差。在Becky看来,巴西人开放的礼节,像在公众场合随意的搂抱、接吻实在是有点“过于热情”。

  热情的天性在巴西人的生活方式中也可见一斑。Becky说,巴西人是一个十分看重享乐的民族,乐于在轻松缓慢的生活节奏中享受派对和“蹦迪”。说到巴西的娱乐生活,闻名世界的巴西嘉年华不可不提。据Becky介绍,嘉年华在每年的盛夏时分举行,持续大约三到四天。各大城市会在此期间举行富有特色的盛大游行。Becky住的是个偏远的小城镇,尽管没有大型的聚会,但所有人都尽情在三天三夜的派对中彻夜狂欢。“无论如何,每一个巴西人都会在狂欢节尽情释放,尽情疯狂。”


Becky与朋友庆祝自己的生日

  一段时间的接触后,Becky也看到了这个民族在热情背后更深入的一面。历史上的巴西曾被殖民,强烈的独立意识在巴西人脑海中深深植根。鲜明的民族性格也投射到了人们的一言一行中。Becky回忆说,巴西人有点我行我素,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而由于生活在民族大熔炉里,他们的另一面又是体贴和理解的,非常体谅他人感受,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收到不喜欢的礼物,他们会很夸张地表现出惊喜和感谢,这些‘善意的谎言’是他们保护对方感受的方式。”

  巴西人的体贴和善良是让Becky最为感动的品质。有一次Becky不慎被狗咬伤,并在嘴上留下一道明显的伤口,她担心出门会被嘲笑,然而走到街上,她甚至没有发现一丝惊讶的目光。Becky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故事:“一次在公车上,一个小女孩盯着我看了很久,我以为她被我的伤疤吓着了,没想到她走过来却问‘姐姐,你的伤怎么弄的,还疼不疼?’。我告诉她这是被狗咬伤的,小女孩就很生气说‘狗狗为什么这么坏,连姐姐都咬?!’我真的太感动了。”Becky说,从巴西回来后,她开始学着更多的为别人着想,这是巴西人教给她宝贵的一课。


Becky和她在巴西的朋友

  Becky还提到另一个巴西人的细节——公德心。“无论大小城市,当地人都没有乱丢乱吐的现象,所有生活垃圾都被严格分类,街道干净整洁。”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地方。

  巴西的家庭,让Becky碰到了许多无法预测的难题。但与此同时,她也学会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独自面对困难。我们可以从她的经历中收获不少东西,比如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冷静积极的态度,独立地解决问题。

  除了家庭生活,Becky提到她在巴西十个月的学校生活。多数巴西人对待中学教育的随意态度可能归结于他们热情随兴的性情,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这种态度是一把双刃剑,会带来积极和负面的效果。Becky说,在班上没有歧视,黑人、欧洲人、亚裔和当地土著人相处十分融洽。但同时,学生抱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无法考取好的大学,无疑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Becky饶有兴致的分享不仅惹来笑声,更引发了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她告诉我们,她是日本、欧美摇滚乐和电影的发烧友,这次的交换生经历也使她对南美的摇滚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再赴巴西。祝愿她旅途愉快,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以及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英文网链接:A Trip through Brazilian Culture with Becky Feng